(資料圖片)
戰斗力是指軍隊的作戰能力,是軍隊在一定條件下擔負作戰任務的實際能力。提升軍隊戰斗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站在系統的高度來認識,主動設計、整合力量、統籌建設,充分發揮人員、裝備、系統的整體力量,使之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整體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時代可著力從設計引導、科技推動、聚能增效、實戰對抗等方面進行創新謀劃,提升軍隊戰斗力。
主動設計引導戰斗力發展。著力提升戰斗力,需要從頂層進行總體設計,探究戰斗力生成規律,找到戰斗力生成方式,標定戰斗力發展方向,引導軍隊戰斗力的創新發展。從戰爭發展趨勢看,未來戰爭將向精確化、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戰爭自主可控性增強,精確控制戰局將成為關鍵指標和要求,這就需要在總體框架內或主線上,對戰斗力生成模式進行精心設計。從作戰的視角看,應站在戰略高度,緊跟科技發展,瞄準強敵對手,審視自身能力,立足作戰任務,區分環境特點,進行整體設計。從設計的內容看,應著眼未來戰爭形態、制勝機理、戰爭構想、參戰力量、主要戰法等方面進行科學設計,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要具有可操作性,具體規劃戰斗力生成途徑,提出訓練演練,構設模擬實驗的構想方案,為部隊做好基礎性準備指引方向。從設計的支撐看,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推進科技強軍,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把戰斗力生成模式轉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來。提升科技成果在軍事領域的轉化效率,打通科技研究、裝備生產和部隊需求的聯系,做好“科技搬運工”,使科研成果與部隊需求實現融合轉化。
全域聯合增強戰斗力效能。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戰斗力產生于體系各要素整體融合之中。信息化智能化條件下,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成為戰斗力的基本形態。這就要求聚合全域作戰力量,構建一個能力均衡、搭配合理,避免“短板漏洞”的聯合作戰力量體系。要注重體系完整性,統籌兼顧,強調全域全維作戰力量之間的聚合融合、多維一體,強調作戰力量之間功能互補、優勢互補,形成“1+1>2”的整體作戰能力,特別是注重將新質新域作戰力量融入體系,為戰斗力生成增強動力。要注重體系動態性,實時調整,使自身作戰力量可以聚優組合、聯合運用,避免單一應對,實現多領域作戰力量互操作、互支援。要注重體系對抗性,在體系的對抗、信息的對抗、指揮決策的對抗中,著力實現非線性增長、非對稱對抗,追求“動中聚優、動態聚能”,著眼對手作戰體系短板“精準釋能、節點釋能”。
實戰對抗提高戰斗力水平。軍事訓練是戰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徑,實戰對抗是軍事訓練的最高層次,戰斗力的提升要在對抗中完成。要強化實戰化訓練,瞄準作戰任務、作戰需求、作戰環境,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突出專攻精練,加強聯合訓練,提高要素協同配合,促進體系作戰能力躍升。要注重實戰化演習,構建實戰化環境,全系統全要素演練,按照實際作戰進程連續實施,注重檢驗人員、裝備的實戰能力,指揮決策能力、體系融合能力、軍種協同能力,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注重模擬化對抗,運用兵棋系統、仿真模擬系統、增強現實技術、對抗網絡等練指揮、練技能、練戰法,積累數據和經驗,完成完善戰斗力設計并在實戰化演習中進行檢驗,在反復迭代中提升實戰能力。(■張盼超 侯志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