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今年,我國選擇糧食主產區的部分地市、縣開展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探索有效工作機制、投入模式和技術路徑。那么什么是整區域推進呢?
安徽蕪湖全市已建高標準農田超過255萬畝。在繁昌區新東村,2200多農戶的7000畝農田合理歸并后,實現了整村規模化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王小波是新東村的村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把整個村子的農田進行整體規劃,實施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是要把農民手中的田統一流轉到村集體,第二讓農戶同意認可一件事兒,就是原來一家一戶的農田布局將不復存在,要打破各家耕地邊界進行規模化經營建設,而這項工作在最開始推行的時候阻礙很大。
安徽蕪湖市繁昌區新東村黨委書記 王小波:通過土地確權的面積來打消老百姓的顧慮,因為每個土地確權本上面的總面積都有,不管田怎么改,以后的承包費用或者是收益都是按承包面積來算。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耕、種、管、收、賣一體化,節水節電節肥,生產成本下降的同時,糧食產能一下提高了20%以上,給農民的田租從原來的每畝300元上漲到了現在的500元,這讓農民真正看到了實惠。
目前,安徽省內選擇10個縣開展整縣推進建設試點,鼓勵各地整村整鎮整流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不僅僅是安徽,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河南,面積150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正在規劃實施中,涉及92個縣(市、區),單個項目不低于10000畝。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建設管理處處長 黃幸福:“小田并大田”意味著這一家的地可以集中到一塊,現在不但集中一塊,整個村里面的地都要統一規模經營。通過地方實踐,我覺得,下一步在推進河南示范區土地規模化經營上,也是一個很好的路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