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老師,您是我見過的最不像老師的老師”。王靜是淮北衛生學校的教師,她的學生曾如此評價她:“您不但教我們知識,還會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引導我們思考人生。”
多年來,王靜的微信昵稱一直是“靜同學”。“之所以用這個名字,一是希望自己保持學習的狀態,不斷完善自我;二是希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能換位思考并成為朋友。”王靜說。
學生周睿(化名)的成績排在班級第四名,當她看到第一名起早學習時,她也早起;第二名利用午休學習時,她也放棄午休;第三名熬夜學習時,她也熬到半夜。“結果就是她早起晚睡全天都在看書,但根本看不進去,反復焦慮”。王靜回憶道:“那時候她每天中午都來找我聊天。”
“我是壓線考上的大學,當時不會說普通話,結果半個月都沒說過一句話。后來豁出去了,發現其實沒人那么關注我的口音,我就明白人不能想太多,想太多了就內耗,先強大自己的心,努力去做好當下”。王靜用自己的經歷鼓勵著周睿,周睿變得愈發開朗活潑。直到畢業工作,師生還保持著聯系。
雖不是班主任,但學生們都和周睿一樣,心里有事都喜歡找王靜傾訴。親子關系、戀愛問題、成長焦慮、學習困惑......有時會跟著學生一起哭,有時會與學生相擁。在王靜看來,這些成長中的煩惱如果解決得好可以治愈一生,如果解決不好要用一生去治愈。為人師最大的欣慰就是看著學生有越來越多的正能量去面對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挑戰。
“老師,我感覺您身上有光,能照亮別人。”學生的這句話王靜一直記在心上。“教育界有句名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于我而言,我覺得就是一個積極的生命狀態去碰撞另外一個生命狀態”。王靜說:“當老師成為一道光,教育才是溫暖的。”
□本報記者 黃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