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大學生,一撥在濟南占山,一撥在青島小麥島蹦迪,一撥奔向淄博吃燒烤。”一則網絡梗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當下的“淄博”對于年輕人的熱度。
青年,最具朝氣活力,最富創新精神。
(資料圖)
從現象級IP向城市名片邁進,“淄博”爆紅網絡的背后,不僅在于流量的不斷加持,更在于其以煙火氣足、人情味濃“圈”粉了無數年輕人。
人口老齡化、負增長大背景下,城市的發展、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乃至人口的競爭。城市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就要從擁抱青年開始,畢竟,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透視“淄博燒烤”背后,2022年,淄博升級出臺“人才金政50條”,獲批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近三年已有十萬大學生選擇在淄博工作生活。面對未來,淄博定下新的“小目標”,推出“五年二十萬大學生來淄創新創業計劃”,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
可以看到,正是因為“淄博”在主動擁抱年輕人上的主動作為,才吸引了如今越來越多全國各地年輕人的奔赴。
“淄博”之鑒,可以為“滁州”之師。
從傳統制造業為主到光伏、半導體、汽車、新能源電池、醫療器械、智能家電、新型化工、食品等八大產業并重,奮進的滁州,蓬勃興起的產業比任何時候更迫切需要海量的人才;從14平方公里、12.4萬人口小城到如今超100平方公里、80萬人口的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三十而立”后的滁州,為廣大年輕人施展才華、展示風采提供了無限廣闊的舞臺。
奮進新征程,“亭好滁州”如何以“青和力”贏得青年人青睞?怎樣以“親近值”讓青年人留下來?
一方面,要在釋放“青和力”上發力,讓青年人才站穩城市發展“C位”。持之以恒謀發展,聚焦八大產業,延伸“產業鏈”,做強“生態圈”,以產聚才,提供更多元的就業選擇和發展機會,推動形成“人才跟著產業走、人才圍繞產業轉”的良性循環,在“更好的預期”中讓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近悅遠來。另一方面,要在提升“親近值”上加碼,讓青年人成為城市發展“合伙人”。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發力,在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空間上下更大的功夫,讓年輕人在這座城市既“宜居宜業”又“宜樂宜游”,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發展順心,實現青年和城市的雙向奔赴。
去年以來,在省轄市季度“賽馬”評議中,滁州經濟運行連續5個季度全省第一、營商環境連續4個季度全省第一。
發展的“成績單”見證了滁州這座城的活力,但在流量時代,滁州更需創新思維,學習借鑒“淄博”等網紅城市圈粉青年人成功之道,不斷增加這座城的“青和力”,把青年人帶來的“大流量”變為城市發展的“大留量”,最終轉化成助力滁州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
連續三年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啟動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在新一輪集聚人口和人才競爭的“零和博弈”中,滁州正立足“本手”、下出“妙手”,我們有理由相信,善作善成的滁州,一定能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深切感受到“人來滁州才有為”,已躋身“全國最佳引才城市”的滁州,也將唱響越來越響亮的“城人之美”滁州故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