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麻煩來份老年套餐,我要一葷兩素。”5月15日中午,位于銅官區新光路附近的暮蒼梧社區食堂內,店里人員來來往往,煙火氣十足,其中包括天天來就餐的老年人。
“我很喜歡這樣的食堂,菜品燒得不錯,價格也很合適,現在家里基本不用開火了。”經常在這里就餐的76歲老人張杏芝告訴記者,食堂的菜品和口味根據老年人特性時常調整,一天提供兩餐制服務。
據食堂經營者賀振東介紹,食堂開設小半年以來,平均每天都有五六十位老年人前來就餐。為滿足眾多老年人需求,食堂內有售價14元、19元的兩種套餐,老年人購買的優惠價分別為10元、12元。針對社區困難老人,政府還提供額外就餐補助,讓老年人就餐更沒有后顧之憂。
為推動老年助餐點持久運營,我市還積極引導愛心公益組織加盟,有效激活了養老服務市場。銅官區匯景新城小區老年助餐點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0月,銅官區壹心社工事務所負責人黃燕通過社區免費提供的一處閑置場地投資運營了匯景新城小區老年助餐點。“社工機構是具有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在長期從事社會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助餐是老人的重要需求,因此想通過提供助餐服務,更好地嫁接各類社會資源,開展更多的社會工作實踐。”黃燕告訴記者,和一般助餐點不同,自己所經營的助餐點不僅提供美味的餐點,更是充分發揮其資源收集和整合作用,精準服務社區長者,普惠社區廣大居民。如今這所建在江邊的助餐點不僅大大提升了當地老人一日三餐的質量,更成了居民日常活動、民情民意的交流點。
小食堂,大民生。去年以來,我市在堅決落實“暖民心”行動、全面建設老年助餐點的基礎上,成立市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專班,統籌協調推進全市老年食堂(助餐點)建設。同時,為確保老年人獲得便捷、優質的助餐服務,市民政局堅持公益性定位與社會化參與、市場化運營相結合,探索不同的助餐服務模式,多渠道籌資,解決持續問題。通過“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志愿做一點”的多方支持、多元參與方式,拓寬資金保障渠道,讓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讓主辦單位愿運營、能運營。
今年,我市計劃新增城鄉老年食堂(助餐點)64個,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42個,其中16個投入運營。老年助餐行動用一餐飯的暖心溫度,守護著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記者 路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