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夏季是溺水事故的易發期和高發期,5月23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預防和杜絕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我市科學組織,周密部署,多措并舉織密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網”。
明確“四方責任”,擰緊責任鏈條。市級層面制定了23條防溺水工作硬性措施,建立了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包保聯系機制,明確了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部門職責,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區縣以鄉鎮為單位,由政府牽頭對轄區內所有水域特別是歷史上發生過溺水事故、學生上下學必經路段等高風險重點水域,逐一排查,分級建立安全隱患和整改臺賬。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出溪流、水庫、塘壩、嬉水點等2578處重點水域。同時,市級組建了5個專項督導組,計劃在5-10月重點時段,每月開展專項督導,切實擰緊責任鏈條。
加強隱患排查,提升處置能力。全市組建720支巡邏巡查隊伍,排查溪流、河道、水庫、嬉水點等溺水易發區域的安全隱患,并在重點水域和溺水易發處,設立了警示標志、標牌,公布包保責任人電話和應急救援熱線,張貼安全宣傳標語、加裝“三個一”安全防護設施(懸掛一幅防溺水宣傳標語,設置一塊安全警示牌、一套簡易救生設備)。截至目前,全市在重點水域共懸掛標語1873幅、設立警示牌3732塊,配備救生衣2710件、帶長繩救生圈2516個、長竹竿3045根、修建防護欄69001米。組建711支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防溺水演練34次。同時,各地充分利用水利項目工程、雪亮工程建設,增加財政投入,通過安裝視頻監控(含無人機等)和智能警報系統等,進一步提升水域、水庫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全天候監視防范。
強化警示教育,提升自護意識。我市常態化開展“1530”安全警示教育(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每節假日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加大防溺水“六不兩會”宣傳教育(“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皟蓵保喊l現險情,會相互提醒、勸阻并報告;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依托“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開展防溺水專題教育活動,覆蓋學生、家長31萬人次,組織召開防溺水主題班會和家長會5089場次,累計發放防溺水一封信17.87萬份、簽訂防溺水承諾書近15.7萬份,在周末、節假日、高溫和惡劣天氣等重點時段推送安全預警信息2482條。
壓實看管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摸排各級各類學校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特殊群體學生12843名,采取“屬地+學?!甭摵习5姆绞剑鹨宦鋵嵃B撓等撕桶B氊煟_展“大家訪”活動。各鄉鎮組織干部深入轄區,動態登記掌握長期在轄區居住和暑期返鄉居住、走親訪友未成年人有關信息,落實專人包保,督促家長切實擔負起學生安全監護職責。各地對無監護能力或監護能力較弱的祖輩監護人重點予以關注,加強走訪幫扶,協助做好家庭監護。
記者 王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