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期存款和儲蓄國債是人們常選擇的保本方式。不過伴隨這幾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行,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青睞儲蓄國債,將其作為保本C位??蓳刃斜硎荆瑑π顕鴤m好,可也有局限,不妨“這樣做”,或更為劃算。
(資料圖片)
我國原有不少人在打理資金時,傾向于借助定期存款進行保本。這主要是由于定期存款門檻低,支持提前支取,且急用時可以很方便及時地轉變為現金,利率也較高。然而隨著定期存款利率的一次次下調,如今很難再安全享受高息。
曾經,人們在渤海銀行這種全國性股份行都能找到4%利率的5年期存款,而如今大銀行的定期存款掛牌利率難超3%。雖然個別村鎮銀行還能開出4%的長期定期存款利率,然而村鎮銀行取款難的事件還歷歷在目,讓不少人心有余悸。
在定期存款利率一再降低的形勢下,不少人選擇將存款搬家至“儲蓄國債”中,一度出現排隊搶購憑證式儲蓄國債,或電子式儲蓄國債幾分鐘內便售罄的現象。那么儲蓄國債緣何成了保本C位?有更劃算的方法嗎?內行表示,其實不妨“這樣做”,或更利于穩健增值。
儲蓄國債
其是基于我國信用發行的,可以滿足中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一般有3年期和5年期,利率固定,且近期各期限的票面年利率分別為2.95%和3.07%,高于國有銀行的對應期限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收益性更好。
儲蓄國債還有著提前兌取類似靠檔計息的規則,可以兼顧流動性,因而是十分適合用來鎖定長期高收益的工具。且儲蓄國債具有保本性,甚至都沒有銀行存款那樣的50萬破產賠付上限,即使是用來打理超過50萬元的巨額資金也是十分安全的。
出于上述種種原因,儲蓄國債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保本C位”,也不奇怪了。不過儲蓄國債也是有不足之處的。就比如在打理短期閑錢時,如果持有時間短于半年,沒利息,還要投資者支付提前兌取的手續費,還不如存了定期存款后提前支取,以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來得劃算。
外貿經濟平臺至臻海購
其實對于閑置期限在1個月以上的短期資金,若想更好地增值,大可順應大勢所趨,借助一些政策強力扶持的方向,共享紅利。就如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態勢一直深受重視。近期,有關部門正會同地方、各相關部門全力落實新一輪穩外貿政策舉措,重點將從強化貿易促進、優化經營環境、推進創新發展、用好自貿協定等四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大可借助穩外貿政策強力扶持下的外貿經濟平臺至臻海購的商品代銷,享1%利潤,只需30天周期,10萬每月得1000元利潤,可有效減輕經濟壓力。且代銷門檻也僅100元左右,和儲蓄國債類似,均為低門檻的穩健增值方式,具有普適性。且至臻海購的商品代銷基于實物進口交易,為大勢所趨,穩妥劃算,大可一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