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龐華瑋廣州報道9月7日,4只科創100ETF成立,合計募資69.5億元,成為發行淡季中的亮點。
其中,博時科創100ETF發行規模26.6億元,是今年成立規模最大的ETF。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場震蕩,基金發行降至冰點,但ETF發行逆市火爆。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其中,今年以來共有105只ETF發行(按認購起始日計算,下同),占今年發行總量853只的12%;今年ETF發行規模達到667.85億元,占今年發行規模6490.23億元的10%。
4只科創100ETF吸金70億
9月7日,4只科創100ETF成立。
其中,博時基金科創100ETF吸金26.6億元,成為今年成立最大的一只ETF,有效認購戶數33966戶。
國泰基金科創100ETF吸金14.92億元,有效認購戶數為35670戶。
鵬華基金科創100ETF吸金14.4億元,有效認購戶數為22144戶。
銀華基金科創100ETF吸金13.58億元,有效認購戶數為16858戶。
4只科創100ETF合計募資69.5億元,成為發行淡季中難得的亮點。
公開資料顯示,科創100指數ETF跟蹤“科創100指數”,該指數于8月初發布,成份股以中小市值為主,大多處于戰略新興產業某一細分領域的領軍者,市值主要分布在50億-200億之間。
在行業分布方面,科創100指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和新材料這4大領域,合計權重超過90%。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100指數研發投入強度高,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超過10%,遠超萬德全A的2.3%。
總體來看,科創100指數市值中位數在120億左右,是繼科創50后的科創板第二只寬基指數,與科創50指數形成互補。
科創板自2019年成立至今4年,累計進行超500起IPO、募資規模累計超8000億,每年科創板IPO募資規模占全部上市板比例在40%左右。
ETF逆市火爆
今年以來,基金市場發行欠佳。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下同),今年以來共有853只新基金發行(按認購起始日計算,下同),發行規模6490.23億份。平均發行份額8.79億份。
其中,今年以來共有105只ETF發行,發行規模達到667.85億份,平均6.36億份,今年ETF的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均超今年總量的一成。
而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困難,232只主動權益基金發行,合并發行份額1011.20億份,平均4.36億份,約為ETF平均發行份額6.36億份的7成。其中,今年成立規模最高的主動型基金為華安景氣領航,吸金54.53億元,其次為易方達國企主題,吸金30.87億元。
債券基金發行表現相對較好,今年231只債券基金發行,合并發行4173.56億份,純債基金最高募資規模為80億元,有4只基金觸及,分別為惠升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惠升和安純債、民生加銀恒源、宏利添盈兩年定開。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全市場827只ETF,較年初增加81只;總規模達到1.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0.21萬億元。
從ETF的發展歷史來看,近幾年步入快車道。2018年底股票型ETF數量為134只,2022年底股票型ETF數量為729只,2023年6月底為797只,截至9月7日為827只ETF,數量增加了6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今年8月初成為首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股票型ETF。
從2021-2022年業績分布看,主動基金與ETF的產品業績差異逐年收斂,其中,2023年上半年,主動權益基金與被動權益基金收益率進一步收斂,權益ETF整體業績甚至略優于主動權益基金。
這也是市場行情低迷時,相對于主動權益類明星基金,專業投資人更傾向選擇收費低、分散投資的ETF的原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