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件:
2023 年6 月28 日,統計局公布了1-5 月工業企業效益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下降18.8%。
點評:
2023 年1-5 月,伴隨生產端繼續恢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降幅進一步收窄1.8 個百分點至-18.8%。從量、價、成本三因素拆分來看,5 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維持在3.6%的水平,延續恢復態勢;與此同時,營收累計增速回落0.4 個百分點至0.1%,需求有待提振導致營收增速有所回落。價格端,在大宗商品價格延續回落態勢背景下繼續成為拖累項,PPI 當月同比進一步回落1.0個百分點至-4.6%。成本端,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繼續抬升至93.6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0 元;與此同時,營收利潤率同比下降1.21 個百分點至5.19%。
從不同類型企業的經營情況來看,各類型企業利潤增速的降幅均有收窄,國有企業、私企、股份制企業、外資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的利潤降幅分別收窄0.2、1.2、1.6、2.6 個百分點至-17.7%、-21.3%、-20.4%、-13.6%。
在1-5 月工業企業數據中,14 個行業實現了利潤總額的累計同比增長,26 個行業出現了利潤總額的累計同比回落。其中,汽車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增速提升的幅度最大,較1-4 月回升21.8 個百分點至24.3%。此外,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增速較高。整體看,裝備制造業的利潤增速實現較快增長,推動了行業盈利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綜合而言,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連續三個月降幅收窄,顯示企業經營效益正穩步恢復。短期價格端雖仍受翹尾因素的拖累,不過逆周期調節周期已啟動的背景下,有效需求將獲得提振,未來工業企業效益數據有望進一步改善。
風險提示:1、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新一輪逆周期調節已經啟動,但其力度尚待觀察。若力度不及預期,一方面,分子端將面臨下修風險,對行情形成負面沖擊;另一方面,庫存周期將面臨更長的去庫周期,其啟動面臨不及預期風險。2、海外衰退超預期。海外流動性緊縮環境下,需求將受到抑制;目前美聯儲暫停加息,但不排除未來繼續加息。高利率環境維持時間較長以及聯儲進一步加息風險,都將帶來海外需求進一步收縮的風險,將通過出口端對國內經濟形成負面影響,影響上市公司業績,從而對行情形成負面沖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