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肖宇航
人們拒絕身陷碌碌無為的境地,于是乎立志做勤勉之士,以驅趕骨子里的怠惰習性。趁著年輕的資本,不忙活成披星戴月的樣子,似乎都有愧于尚且健全的肢體和鼎盛的精力。
有人忙著把自己武裝起來,預備跟張牙舞爪的生活展開激戰;有人忙著委曲求全,試圖耕耘每段冷漠關系,萬事追求完美無瑕;甚有人忙著逃逸,暫別這個狹窄的世界,藏匿于某個杳無人跡的“烏托邦”,豁達飄逸、與世無爭。每個忙碌的個體,都是某種理想的“朝圣者”,朝拜的對象不盡相同,但總透著一股勁,萬變不離其宗。
(資料圖片)
忙碌的人難免要播灑虔誠的汗水,睜大布滿血絲的眼睛,挺直酸痛的脊背,輾轉于點線之間,還得在寂靜的夜晚,將杯杯生活的“威士忌”一飲而盡,手背拭去嘴角的酒漬,倒地沉睡。而午夜的夢境里,是惟一能夠忘懷那些“爪牙”的地方,沒有責備和謾罵,只有safe and sound。次日清晨,尚且可以伴著朝露蟲鳴清醒過來,然后繼續忙,夜以繼日。忙碌雖勞神費力,過后卻讓人心安理得。
忙,拆為心亡;碌,石磨光貌。令心之亡失,石之磨礪,便是忙碌。人們或戚戚以求,或漫無目的,總在忙碌中淡忘萬種雜緒,打磨意志,然后憑借波瀾不驚的功力,去面對悲歡交織的現實。主流的得失觀中,世人皆畏于失,而醉心于得,從而選擇忙碌的生活方式,在時間流駛中,力挽狂瀾以奪得勝利的橄欖枝。忙碌以付出為代價,也會伴隨回報的甘甜。一貧如洗時,寒窗苦讀是邁向幸福的法門;百無聊賴時,日理萬機是充實自我的極樂嘗試;萎靡不振時,朝乾夕惕是精神矍鑠的良藥;空虛寂寞時,奪秒爭分是生產歡愉的手段。忙碌的意義,便在于改造忙碌者的現況,給予他們令人滿意的境界。
忙碌似乎總是在不經意間讓人放下自我,更多去關注周遭的處境,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大局形勢,忙得更有針對性,也反過來賦予了忙碌以更多價值。同時,極端忙碌之人應是忘我的,而在這種把自我無限縮小的境界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將變得明晰。而唯有客觀理性地分析環境與對象,忙碌的過程才會更輕車熟路。
固然,忙碌亦有消極的一面,表現為人們總是容易患得患失,難免走彎路。忙碌也需“權衡”的智慧。首先是判斷忙碌對象的輕重。紛繁案牘擺在人面前,而時與力極為有限,取舍之間看出大智慧。明辨去就,著手其中有分量之事,萬事俱備時便可以轉向細枝末節。其次,忙碌方式的多樣性不容忽視。或埋頭苦干,或勞逸結合,總歸是效率問題。前者可以專心致志,少受外界干擾,但難以保持始終如一的沉穩。后者雖存在一心兩用的危險,卻不至于讓人失掉精神定力和激情。這種選擇依賴于個性與習慣。最后,對于忙碌的結果,人們的態度亦截然不同。付出與回報不對等是常事,事與愿違難以抗拒。所得時好時惡,或多或寡。但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對于混沌的結局,有思緒糾結而常懷纏綿哀怨,有心胸開闊而不重錙銖之利。視得失如浮云,才能裝載坦蕩的心境。對于忙碌,期待所謂完美結局并無必要,自我的突破更有價值。
一旦具備“忙”的智慧,看似難以逾越的鴻溝也可化為囊中探物。做主宰忙碌的人,而不是任其吞噬激情。忙而有所得,何樂而不為。
忙碌中,白駒過隙,難以覺察。忙碌的歲月里,人們往往更加關注時間和生命的有限。同時忙碌又賦予生活以趣味與成就感,它不僅帶給人物質上的報酬,還有著精神上的富足,使人充實而快活。而人的本性應是向往忙碌的。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人們都感到身心俱疲、索然無味,難以持恒,但卻總在適時的休整后重拾熱忱。生而為人,忙碌便伴隨一生。
重溫電視人陳虻的哲言: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忙碌不代表目標的迷失,與初始的心境背離。能夠保持矢志不渝的宗旨和定力,那么忙碌的人終將一躍到岸。忙碌的過程是量變,而質變的突破則需秉守赤子之心的溫存,理想也才能開花結果。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已然成為中國人的座右銘。在進退維谷、獨坐愁城的日子里,無需怨恨生活所賜的忙碌,這絕不是在施加身心痛苦,而是一種難得的歷練。只有跨越忙碌的千山萬水,才能夠感受到來自生活的風輕云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