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采訪到一個跨越近30年的股票故事:19名老人28年前買了一家企業的原始股,如今價值已逾3300萬元。面對這一筆巨款,當老人們想拿回股票時,卻發現3300多萬元仿佛蒸發了。老人們將訴諸法律,已委托律師發出了律師函。
28年前買入原始股
6月10日,在北京市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記者見到了該案委托代理律師張興彬。股票交易軟件上顯示,股票代碼為(600893)的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股價已近56元。張興彬告訴記者,如果按照當天的股價,這些股票的價值已經超過3300萬元人民幣。
事情緣起1993年。當時吉林省開發建設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吉發投資”)采取定向募集方式發起成立吉林省吉發農業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發農業”)并發行股票。當年6月至8月間,陳愛平、尹建山、程建民等19人以廣東省嶺南工業深圳公司(以下簡稱“嶺南工業深圳公司”)的名義認購了“吉發農業”法人股37.7萬股,每股認購價為1.75元。
企業兼并埋伏筆
1996年,吉發投資兼并了嶺南工業深圳公司,其《企業兼并協議》約定:1.產權關系:乙方嶺南工業深圳公司現有的國有資產由甲乙雙方委托資產評估部門進行評估,并由乙方按審批程序報請省政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全部轉歸甲方吉發投資。2.債權債務關系:乙方嶺南工業深圳公司的全部債權債務由甲方吉發投資享有和承擔。張興彬律師稱,由于涉案股權是19位股民借用嶺南工業深圳公司名義集資購買的,所以在前述企業兼并時,嶺南工業深圳公司自然就沒有將該股權轉歸吉發投資。
案涉股票經縮股、送股,至2005年8月8日被確認為29萬多股,到2011年7月又被確認為59萬多股。按現在的股價,市值已經超過3300萬元。從2011年7月至今,這些股票還陸續有送股和分紅,具體數目尚需有關方面配合方能查清。
28年來,這只股票相關的公司發生了多次體制改革,2017年4月19日更名為現名稱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去哪里了?
近30年了,這些老股民都對股票不聞不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2008年、2009年期間,陳愛平、尹建山、程建民等23位股民擔心自己的股權登記在嶺南工業深圳公司名下不安全,多次要求變更到自己名下,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們被迫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012年4月18日,南山區法院作出判決,要求相關公司進行股份變更登記手續。陳愛平等人以為自此就可以獲得本屬于自己的股票,但是當南山區法院前往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涉案股票執行過戶時,卻被告知:早在2011年7月13日,因吉發投資拖欠案外人張某睿債務,故而被吉林省延吉法院將當時登記在嶺南工業深圳公司名下的涉案股權,作為吉發投資當年兼并嶺南工業深圳公司的資產抵償給了張某睿。
讓陳愛平等人進退兩難的是,作為債主的吉發投資因逾期未年檢已被吊銷營業執照,現處于吊銷未注銷的狀態,而其100%的持股人卻為某省財政部門。
目前,陳愛平、尹建山、程建民等人已經委托北京市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企業投融資部主任張興彬律師和黃敏律師代理此案,二人已經向相關責任主體發出律師函,后續工作也將隨即展開。28年過去,由于時間久遠,部分股權私下易主,還有部分權利人去世后產生了股權繼承等情況,所以與案件相關的股民已經變成了25人。
本報記者將繼續關注此案進展。(記者 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