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華夏基金在北京舉行中期投資策略會,主題為“向新而行——新局勢·新機遇·新發展”。與會嘉賓熱議從宏觀經濟到市場格局的變化,探討如何在變局中捕捉新的投資機會
“挖掘長期資產,積淀時間力量。”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表示,要以長期的視角來看待資產,以長期的視角來審視公司的價值,以長期的視角來塑造核心競爭力。公募基金如何塑造核心競爭力?李一梅認為需要做到以下三點,即發揮團隊力量、適應時代革新并提升體系的動能、不斷夯實文化的重量。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陽琨介紹了華夏基金公募產品策略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變革,近年研究平臺成長了大量優秀的中生代基金經理,目標是打造專業化、體系化、有生命力的平臺型投研團隊。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孫彬向參會嘉賓介紹了華夏基金多元資產配置框架及服務體系。他表示,華夏基金擁有基金公司全部業務牌照,各業務單元深度協同,這是其服務優勢。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鄭煜預計,下半年宏觀經濟將修復上半年的不均衡,經濟無明顯拐點或亮點。具體投資策略上,她選擇長期發展方向中的短期景氣賽道,如高端制造、科技、新興消費、醫療。
中國社科院教授、天風證券特邀經濟學家劉煜輝也分享了對中國資本市場“認知革命”的看法。他認為,認知的正確是投資成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他預計A股的長牛是“極其鮮衣怒馬般的結構”,建議投資者緊緊抱住以下兩個時代方向:一是“雙碳”,包括新能源、電子、半導體等;二是安全,即產業安全、能源安全、農業安全等事關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制高點。
來自華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蔡向陽、潘中寧、周克平、黃文倩等都在華夏基金中期投資策略會上分享了他們的投資思路,介紹了新能源、新消費、科技與互聯網、智能制造、醫藥等賽道的投資機會。(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