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個交易周,滬指周線報收3491點,跌破了整數關口3500點,周跌幅為1.57%,成交量周環比增加6.22%,處于“價跌量增”狀態,這是否預示11月行情仍將下調?
上周本欄的觀察提到,展望11月行情,月初的首要看點是3500點整數關口的得失,此關口在10月底壓力增加不小,后市暫宜更多小心。
如今,3500點整數關口果然在周五跌破,的確值得小心。不過就整體而論,后市并不悲觀,相反很可能暗含一些跨年度機會,單純看滬指走勢的話會有被帶偏的風險。
11月第一周深市并未收陰,周線深成指報收34462點,漲了0.08%;創業板報收3352點,漲了0.06%。深市兩大指數全周振蕩向上,只是受到全周振蕩向下的滬指影響,上周五當日沖高回落較大,全周漲幅才顯得微不足道。而這正凸顯當下結構化分化的格局仍然未變,市場機會和風險均結構化分布,需要根據各自品種的不同,作出符合走勢特點的或做多、或做空的抉擇。
論機會,當下更多出現在深市,元宇宙概念帶動了軟件、電子信息、電子元件、文化傳媒等行業品種由冷轉熱,有可能形成跨年度機會。值得關注的還有食品板塊,提價的消息令一眾食品股近期走出了底部。時近年終歲晚,食品消費品種往往受到資金關注。新能源概念熱度延續,新能源車帶動了汽車行業股重新走好、輸配電氣振蕩中反復走高。
論風險,看滬指的走勢可知,包括煤炭、鋼鐵、有色、化肥等周期類品種處于調整狀態,滬指10月27日再度跌破10日均線,至今已經延續8個交易日,表示一般投資者此時不宜過分做多。前期電力股受追捧,上周五其行業指數大跌4.19%,也跌破10日均線,需要小心。
上證指數上周下探到了年線位置,上周二、上周三和上周五三個交易日均觸碰年線,最低報3477.66點,為9月以來最低報價。年線有“牛熊分界線”之稱,滬指明顯背離當前經濟形勢,應該不可持續。今年7月下旬和8月下旬,滬指兩度跌破過年線,均為“空頭陷阱”,結合整體市場結構化機會眾多的情況,相信本次滬指跌破年線也不會持久。所謂“機會是跌出來的”,后市不悲觀。(金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