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壓力下,證券投資是云南白藥的嘗試,但也讓其栽了跟頭。3月25日晚,云南白藥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由于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9.29億元,云南白藥凈利同比下降49.17%至28.04億元,這成為公司近20年來的首次歸母凈利下滑。
作為千億市值藥企,云南白藥依托云南白藥系列產品發家,隨后向日化領域拓展,并打造出牙膏、養元青洗發水等大健康產品。在過去20年,云南白藥營收、歸母凈利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21年上半年,云南白藥首次出現凈利降幅超20%的情況,上半年凈利達18.0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24.54億元減少6.52億元,同比下降26.57%。2021年全年,云南白藥凈利較上年跌去近五成。
針對公司業務發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云南白藥董秘辦,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證券投資失敗是影響云南白藥2021年凈利的原因。2021年財報顯示,云南白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9.29億元,而上年同期實現收益22.4億元。
所持股票虧損對云南白藥業績的影響在2021年三季報中也有體現。2021年10月,云南白藥發布三季報,公司凈利同比下降42.38%至24.51億元,其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5.5億元。
彼時,針對炒股虧了15億元,云南白藥回應稱,公司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原有的風險控制措施基礎上,嚴格控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2022年,在董事會審批的額度范圍內,公司將逐步減倉,不繼續增持。2021年財報顯示,云南白藥處置了部分權益工具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比重下降11.23%至47.2億元。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從整個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云南白藥之所以會選擇通過炒股來作為自己重要的市場發展方向,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于云南白藥本身業績增長的相對緩慢,面對著業績增長的相對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就會選擇其他的辦法,想方設法進一步賺錢,從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利潤。
證券投資風險高,在業績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云南白藥不斷探索新業務。數據顯示,云南白藥近年來的盈利能力處于下行趨勢。2018-2021年,該公司毛利率從31.25%下降至27.15%,凈利率從12.88%下降至7.69%。
特醫食品是云南白藥瞄準的新方向。根據2021年財報,云南白藥主要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2.99%至3.31億元,新增特醫食品研發注冊及采之汲生物醫學護膚品研究開發等兩大項目。云南白藥希望借此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在此之前,云南白藥還盯上了醫美業務。2022年以來,云南白藥多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計劃于2022年12月前,在北京、上海開設8家醫療門診部機構。在2021年財報中,云南白藥的營收構成一欄還增加了旅店餐飲業,實現營收201萬元。
在多元化業務上,中藥龍頭企業云南白藥的布局從藥到牙膏、洗發水、茶葉、工業大麻、醫美以及特醫食品等多個領域,新業務能給云南白藥帶來增長還是拖累有待市場檢驗。(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