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調制食品首個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速凍面米與調制食品》(以下簡稱新規)實施近一個月。
新規要求,3月7日起,所有速凍調制食品和速凍面米制品產品標識都必須增加“即食”“非即食”的標注要求,以指導消費者明確產品類型,采取正確的食用方式。但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市面上現存的多數速凍調制食品仍是舊包裝,消費者對新規的反應也較為“茫然”。
新規實施后,速凍調制食品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近一周,中國商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家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發現,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速凍調制食品或還在“反應期”,多數產品還未完全符合新規規定,不少消費者對新規的實施也表示不知情。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原有標準下生產的產品還未消化完畢,未來良好的市場環境需要企業和消費者共同維護。
快消品網了解到,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速凍調制食品外包裝上均未標出“即食”和“非即食”。
“之前就收到了供貨廠商更換新包裝的通知。”北京地區一位速凍調制食品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新規更多是規范企業的生產行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能看到包裝是否有變化。
上述北京地區經銷商對記者表示,目前上架的產品還是2021年進貨的產品,多數使用的還是舊包裝。還沒有相關規定要求正在流通的產品下架,市場存在新舊包裝產品并行的現象也較為正常。
目前,市場消費者對新規反應較為“茫然”。在北京東三環的一家大型商超內,不時有消費者來購買速凍調制食品,多數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對新規的內容并不知情。“并不清楚‘即食和非即食’的區別,如果在外包裝上標明了如何烹飪,那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更安全、便捷了呀。但目前也沒有看到新包裝的更換。”一位消費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