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聽過羅振宇的思維造物,但你大概知道這家母公司的核心產品“得到”App。近期,思維造物IPO再度被“中止”,原因是IPO申請文件中的財務資料需要更新。此前,在2021年4月1日、9月30日,思維造物因為同樣的原因被中止上市。
曾經風光無限,現在上市難,估值還腰斬,背后折射的是知識服務行業的變遷——在Z世代成為知識付費積極分子的背景下,更多更強的對手要來分這杯羹了。
現狀:上市路一波三折
思維造物由自稱羅胖的羅振宇在2014年創立。曾擬在科創板上市,失利后才轉戰創業板。自2020年9月第一次遞交上市申請,至今已有18個月左右。其間,接受3次問詢,上交6次招股書,目前仍沒通過審核。
2017年,思維造物D輪融資時,資本曾給出80億元的估值。如今招股書顯示,募集資金為10.37億元。照此計算,完成該筆募資后,思維造物估值約為40億元,市值腰斬。
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思維造物的營業收入為7.38億元、6.28億元、6.75億元和4.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64%、-14.91%、7.43%、30.8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53億元、1.17億元、0.4億元和0.29億元,下滑趨勢明顯。此外,這段時期毛利率分別為43.19%、44.84%、47.24%和51.95%,上漲明顯。
有分析認為,思維造物IPO進程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凈利潤的真實性存疑。報告期內,思維造物每年都盈利,但公司盈利,一是得益于子公司“酷得少年”出表,令思維造物凈利潤多了至少幾千萬元,而實際上“酷得少年”接連巨虧,本來會牽累思維造物;二是在業績疲軟的情況下,毛利率卻大幅提高,但采購成本端的審計核查經不起推敲。
溯源:逐年在“破防”
招股書顯示,思維造物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在線上,通過“得到”App、“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提供課程;在線下,通過“得到大學”“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知識春晚”等提供通識教育及技能培訓服務。主要產品形式包括:在線音視頻課程、聽書、電子書、實體圖書、線下課程及其他周邊產品。
線上知識服務業務是收入的主要來源,2018至2021年上半年的占比分別為68.74%、66.26%、66.89%及58.83%。占比逐年下滑,收入也從2018年的5.07億元,下降到了2020年的4.49億元。
“得到”走下坡,一方面與疫情有關,另一方面是其自身發展的制掣。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0年,受新冠疫情、公司推廣政策以及用戶行為變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得到”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量、平均日活用戶數量、充值用戶數量及充值金額均呈現一定下降趨勢。招股書還提到,“App用戶等各項指標增長有限或持續下滑的風險”。
除此之外,線上知識服務業務累計注冊用戶數、累計付費用戶數增速也放緩。據統計,2021年1-6月新增注冊用戶較上年同期出現42.38%的下滑。(記者胡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