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鎖小吃店品牌“喜姐炸串”完成7500萬元的A+輪融資。至此,成立僅兩年的“喜姐炸串”累計融資金額已經超3億元。
目前,喜姐炸串已在全國累計簽約1876家門店,預計2022年全年,品牌新增簽約門店數量將達到2000家。記者了解到,根據喜姐炸串加盟手冊,根據城市和地段的不同,縣級門店、地級市副中心門店和地級市中心門店的加盟費分別為3.98萬元、4.98萬元、5.98萬元。這也意味著,已突破1800家門店的喜姐炸串,總部僅加盟費收入便達到約1億元。
相比于加盟費,加盟商持續購買物料的收入更為可觀。據了解,目前喜姐炸串單店加盟需要購買2萬-3萬元的首批料,約半個月售完,按1800家門店來算,喜姐炸串每年向加盟商出售物料便可帶來10億元級別的收入。
放眼全國,以加盟模式快速跑馬圈地的炸串品牌并不只喜姐。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炸串相關的企業有3074家,不到一年內新增加登記企業就有433家。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目前收錄的炸串連鎖品牌共有65家,門店數超過百家的品牌有8個,如喜姐炸串、夸父炸串等,不少已被資本關注。
炸串品類發展快速,但同類品牌產品同質化嚴重,加盟模式還面臨食品安全隱患。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等平臺,多位消費者反映在炸串店內購買到未熟的餐品。新快報記者聯系上一位曾在白云區某喜姐炸串門店點外賣并給予差評的消費者,該消費者告訴記者,他4月初在喜姐炸串點單年糕、羊肉串、臭豆腐等食品,結果自己與丈夫相繼在食用幾小時后拉肚子,當晚赴醫院就醫,并向記者出具了急性腸胃炎的診斷證明。
“近兩年崛起的炸串品牌,雖然基于新生代人口紅利謀得了一定發展,但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能否憑借單一品類長久延續自身生命力,還是未知。”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僅靠融資助力,從長期發展來看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以加盟為主要拓展形式風險也是極高的。(記者陸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