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張小泉發布業績報告,2022年一季度凈利下滑45.96%,這距離張小泉上市不足一年。張小泉方面認為營銷費用的過高投入成為影響因素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百年老字號,張小泉在品牌形象上以及行業壁壘上就已經超出了同行業品牌。基于此,推動企業的進一步增長,則需要不斷平衡好投入與產出。
業績下滑
根據財報信息,張小泉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09億元,同比增長28.09%;凈利潤約1245.75萬元,同比減少45.96%。
對于此次業績的波動,張小泉在財報中表示,子公司陽江市張小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于今年初正式投產,因處于產能爬坡初期,本季度虧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時,公司加大抖音等電商平臺營銷推廣力度,相應銷售費用增加。此外,受疫情影響,多地零售部門銷量受影響。
從以往業績數據來看,張小泉業績的增幅正在逐年下滑。2019年凈利潤7230萬元,同比增長65.04%;2020年凈利潤7722萬元,同比增長6.8%;2021年凈利潤7873萬元,同比增長1.96%。
在業內人士看來,張小泉業績增長放緩的背后,除了自身原因外,也有行業競爭加劇的原因。
據了解,近幾年刀剪市場競爭加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有近3000家企業從事刀剪生產,2019年刀剪行業全國市場總量約991億元,按照營業收入計算,張小泉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僅為0.5%。
其中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也不在少數,比如成立于1998年的蘇泊爾,在全國范圍內共擁有五大研發制造基地,其中明火炊具品類中刀具、廚房工具等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好的知名度。成立于1993年的愛仕達也是其面臨的競爭對手。據了解,愛仕達目前共有三大生產基地,同樣在炊具類產品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公開資料顯示,張小泉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就業績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張小泉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營銷費用增加
作為百年老字號,張小泉一度想要擺脫老字號固有的“老舊”以及與年輕消費者脫節的形象,近年來,張小泉加碼營銷,在各大電商平臺“大放異彩”。
據了解,近幾年,張小泉陸續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開設自己的旗艦店入局電商平臺。同時也冠名《中國有嘻哈》等潮流綜藝節目,并在《中國有嘻哈》節目中推出了“泉叔”IP形象,拉近與年輕人的心理距離,推升張小泉在年輕人中的品牌認知度。在2019年,張小泉利用“泉叔”IP形象設計了手機殼、帆布包等一系列文創產品,圈粉大波年輕消費者。
2021年,張小泉還在天貓、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多場直播帶貨。據張小泉官方消息,2021年,張小泉在新媒體及內容運營方面取得較大的進展,全線上平臺總曝光量超過2.09億人次,同比增長23倍;總互動量29萬人次,同比增長42倍。2021年11月1日-11日,張小泉全網銷售額達2597萬+。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張小泉極速增長的營銷費用。數據顯示,2021年張小泉的營銷費用投入1.17億元,同比增長41.08%。張小泉也在財報中透露,公司加大品牌宣傳及產品推廣力度,相應廣告宣傳費等增加導致營銷費用增長。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表示,作為百年老字號,在品牌形象上以及行業壁壘上就已經超出了同行業很多品牌。而張小泉押注的電商直播帶貨,更多是一種以低價換流量的做法,用最低的價格換取流量的價格戰只會導致增量不增利。同時隨著直播帶貨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會損害、影響品牌形象,企業很難在消費者心中建立高端化發展的品牌形象。
不過,在不斷營銷的同時,張小泉也在嘗試創新。今年4月期間,張小泉方面對外透露,將推出寵物指甲剪、釣魚剪之類很特別的產品。據了解,這類產品普遍客單價高、毛利水平好,將會成為傳統業務的有效補充。
此外,在4月底,張小泉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是否布局食品銷售,張小泉方面并沒有給出肯定答復,但在業內看來,新增此類經營范圍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張小泉的求變之心。
徐雄俊表示,百年老字號企業,應該憑借品牌的影響布局高端市場,不應盤踞在低端市場與小品牌打價格戰。同時,企業也應該在產品創新、研發上要下工夫,傳統和現代結合,塑造更為突出的品牌形象。(記者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