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報披露完畢,“績差生”不得不在最后時刻交卷。根據統計,近20家A股公司節前發布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還有近30家節后將“披星戴帽”,變身ST。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退市新規的推進,今年A股將迎來退市大年,相關公司股價將受到較大沖擊,投資者應堅決規避風險。
4月30日,年報披露的最后一天,*ST昌魚、*ST西水、*ST海創、*ST游久、*ST中天、*ST廈華、*ST海醫、*ST天首、*ST猛獅、*ST德威、*ST東海A、*ST晨鑫、*ST當代、*ST新光、*ST金剛、*ST寶德、*ST丹邦、*ST綠景、*ST圣萊等19家公司同日發布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相關公司將從5日起停牌。
截至目前,年內各類退市公司已超過20家,另有13家公司觸及*ST情形、28家公司觸及ST情形,其中包括中信國安、蘇寧易購等超百億市值的大塊頭公司。中信國安公告稱,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連續三年扣非后凈利潤孰低值分別為-2.79億元、-27.19億元、-14.76億元,將于5月5日停牌一天,5月6日股票簡稱變更為“ST國安”。蘇寧易購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將在5月6日變成“ST易購”,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表示,2019年至2021年共有77家A股公司退市,將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堅決出清空殼、僵尸企業。根據退市新規,已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若公司股票最終被交易所終止上市,自決定公布之日后5個交易日屆滿的下一交易日起復牌,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并在股票簡稱前冠以“退市”標識,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記者 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