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港股早盤單邊下跌,午后低位震蕩。截至當日收盤,恒生指數跌1.10%,失守21000點;國企指數跌1.78%;恒生科技指數跌3.29%。
記者關注到,截至5月4日收盤,多只大型科技股收跌,京東健康跌12.97%、嗶哩嗶哩跌8.18%、阿里健康跌7.48%、快手跌5.79%、美團跌4.58%,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跌超3%。
市場:兩家大型互聯網平臺遭到減持
消息面上,據香港交易所權益披露顯示,京東健康的大股東劉強東近日兩度減持京東健康的持股,涉及約884.04萬股,合共套現近4.4億港元。減持后,其于京東健康的持股降至68.66%。
數據顯示,劉強東于4月29日出售約384.28萬股,每股平均價50.67港元,套現近1.95億港元;在5月3日以每股平均價49港元減持約499.76萬股,套現近2.45億港元。
然而,記者留意到,在五一假期前,4月20日開始,京東健康啟動新一輪回購。據京東健康公告披露,4月20日,回購26.5萬股。每股價格46.8港元~48港元,付出總額1264萬港元。截至4月29日,連續8個交易日進行回購。
據了解,美團近日遭知名投資人沈南鵬減持。據披露,美團獨立非執董、紅杉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沈南鵬,在4月27日及4月29日,共計減持4295.72萬股美團,套現約62.27億港元。沈南鵬美團持股量已由3.98%降至3.19%。
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近日則下調了今年第一季度凈營業額預期。據公司5月2日發布的凈營業額指引更新公告披露,受疫情影響,B站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的凈營業額將介于人民幣50億元至51億元,之前預計的凈營業額介于人民幣53億元至55億元。
不過,公告顯示,B站社區保持繼續增長,2022年第一季度的月均活躍用戶為2.936億,同比增長31.5%;日均活躍用戶為7940萬,同比增長32%。第一季度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95分鐘,達到B站運營以來的最高紀錄。
據了解,自2021年互聯網行業監管趨嚴,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股價表現未如預期,恒生科技指數持續走低。然而,近日投資者認為互聯網行業有回暖跡象。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會議強調,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機構:后續港股走向還需觀察政策面支持力度
對于港股后市,中泰國際研報稱,從政策、股價表現、成交金額、市場反應的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數可能已于3月15日出現了重要的底部。但經歷大量的空倉回補及再配置后,指數的短期升勢可能缺乏可持續性。而美股納斯達克指數表現積弱也會對港股科技指數帶來壓力。后續需要觀察政策面的支持力度,若更多如游戲版號重啟的極具象征意義的措施出臺,那勢必引發一段具持續性的估值重估階段。
平安證券看來,“困境反轉”是5月港股投資焦點。首先是互聯網板塊,“支持平臺企業健康發展”的提出帶動互聯網板塊顯著反彈,后續進一步的具體支持舉措也將會繼續推動港股互聯網板塊的估值修復;其次是消費等受疫情沖擊的領域將隨著管控回歸常態而迎來估值與盈利的雙重提振;最后是金融地產領域,在地產調控舉措的逐步趨松下,金融地產板塊的估值修復也值得關注。
觀點
A股低估值“穩增長”領域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
五一假期后A股將如何走呢?中金策略指出,五一期間內外部因素對當前市場邊際影響可能有限,后市走勢仍需關注主要矛盾的邊際變化。雖然內外部仍有較多不確定性,但市場已經具備中線價值,對于后市不必過于悲觀。結構上,低估值“穩增長”領域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綜合關注海外通脹走勢以及國內“穩預期”舉措及疫情防控進展,來判斷相關成長板塊是否進入修復的拐點。(記者王楚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