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注冊制的首塊試驗田,科創板于7月22日迎來開市三周年。在這三年中,科創板個股數量不斷擴容,科創屬性不斷提高,展現了“硬科技”的科創特色。東方財富Choice顯示,隨著7月22日國博電子(688357)、隆達股份兩股登陸科創板,科創板個股數量將擴容至439只。集結了一批“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研發實力不俗。經統計,2021年,科創板個股全年平均研發投入為1.9億元,有10只個股研發費用率超過100%。目前,科創板的改革仍在繼續,未來也將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總市值約6萬億元
從科創板開市之初的首批25只星宿股,到目前的437只,在三年中,科創板標的數量擴容了逾16倍。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科創板共有437只個股實現上市,總市值約為6.03萬億元。而隨著7月22日國博電子、隆達股份兩股上市,科創板個股數量也將擴容至439只。
在這三年中,科創板孕育了一批高市值個股。截至7月21日收盤,科創板共有5只個股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分別為中芯國際、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百濟神州、大全能源,總市值分別約為3283.25億元、1517.53億元、1441億元、1434.46億元、1268.19億元。
從相對于發行價漲跌幅來看,按后復權方式統計,截至7月21日收盤,有324只個股相對于發行價上漲,占科創板上市個股總數量的74.14%。其中,159只個股實現股價翻倍,占比約為36.38%。
科創板個股中,相對發行價漲幅最猛的個股為奧特維。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收盤,奧特維相對發行價大漲逾12倍,漲幅為1265.64%。
資料顯示,奧特維于2020年5月21日實現上市,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鋰電行業、半導體行業封測環節。公司主要產品是光伏行業硅片端的單晶爐、硅片分選機;光伏電池端的燒結退火一體爐(光注入);光伏組件端的劃片機、串焊機、排版機、疊焊機等。
今年4月底以來,奧特維股價不斷上行,至今已大漲逾六成。截至7月21日收盤,奧特維報316元/股,總市值為311.8億元。
此外,固德威、東威科技、美迪西3股相對于發行價漲幅也均在10倍以上,分別為1193.65%、1146.73%、1113.83%。
10股研發費用率超過100%
對于科創板個股來說,公司科創實力如何是投資者關注的重要維度之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科創板個股平均研發費用約為1.9億元,其中有10股研發費用率超過100%。
具體來看,2021年,百濟神州研發費用最多,約為95.38億元,也是科創板個股中唯一一只研發費用超過50億元的個股。在百濟神州之后,中芯國際、君實生物、奇安信、時代電氣等10股研發費用在10億-50億元之間。相對來說,科德數控、*ST恒譽兩股研發費用較低,均不足1000萬元,分別為349萬元、825萬元。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科德數控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不過對方電話并未有人接聽。
從研發費用率來看,亞虹醫藥、迪哲醫藥、邁威生物、首藥控股、神州細胞、前沿生物等10股研發費用率超過100%,其中亞虹醫藥、迪哲醫藥、邁威生物、首藥控股4股研發費用率在1000%以上,研發投入遠超過當年營業收入。
由于研發費用較高,因此研發費用占比靠前的企業多為還未摘掉“U”標的尚未盈利企業,其中研發費用率前10的上市公司均還未摘“U”。需要指出的是,這也是科創板的一大特色,體現了科創板對上市公司極大的包容性。
中國國際科促會投資分會副會長、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表示,這是科創板的一大創新。科創板更關注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關注企業在未來是否可以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在盈利標準上較其他板塊有了較大幅度的放松。
從所獲專利層面來看,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科創板437家上市企業專利申請總量為14.4萬余件,有效專利總量為7.9萬余件,授權發明專利總量為4.1萬余件,所獲專利強度在其他板塊之上。
改革仍在進行時
開市三年來,科創板仍在進行不斷的探索,這三年中在發行、上市、退市、再融資等方面均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不過,目前改革仍在進行時,諸如,近期上交所制定并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對科創板做市業務予以規范和指引。
具體來看,《實施細則》共5章28條,對做市服務申請與終止、做市商權利與義務、做市商監督管理進行了明確。《實施細則》提出,做市商通過專用賬戶持有的股份,參照自營持有股票,納入證券公司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數量合并計算,適用權益變動披露及短線交易等相關規定。做市商通過專用賬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應不超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
灤海資本董事長高鳳勇表示,大市值的公司大多數情形下交易是比較活躍的,小市值公司容易被冷落和邊緣化,所以做市對活躍小市值公司交易的作用體現得會更明顯。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深入,大小市值的分化會愈演愈烈,做市商的作用體現得會更顯著。
而針對科創板開市以來的整體情況,高鳳勇表示,科創板“硬科技”的定位,資本市場給“卡脖子”“硬科技”的高估值,以及虧損型科技企業上市路徑的暢通,使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早期科技型企業,大家更關注團隊的背景,更關注研發投入,愿意看到企業犧牲利潤去更大地投入研發創新。以至于經常會看到科技賽道上企業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情形。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丁寧
· 相關新聞 ·
12只科創主題基金收益翻倍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海媛)自科創板宣布設立以來,公募基金也積極參與其中,并陸續推出相關主題基金。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當前共有91只科創板相關主題基金,包含科創板基金、科創50ETF、雙創50ETF、科技創新主題基金等。
其中,早在科創板開市以前的2019年4、5月,公募基金就陸續推出科技創新主題基金以及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首批7只科技創新主題基金和首批11只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成立運作均已滿三年,多只封閉運作基金也陸續由封轉開,成為上市開放式基金(LOF),部分產品也在上市后進行更名。
具體來看,截至當前,成立滿三周年的科創板相關主題基金共有22只(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其中有12只產品成立至今的累計收益率實現翻倍,占比超50%。以最新披露的業績數據為例,截至7月20日,南方科技創新混合A/C成立至今的收益率分別高達167.85%、161.09%,領先其余產品。此外,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成立至今的收益率超140%;廣發科創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大成科創主題混合等多只產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也超過120%。
除開市前成立的產品外,部分跟隨科創板投資風向持續申報獲批的科創主題基金,同樣展現出不俗的收益實力。例如,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成立于2020年7月的紅土科技創新3年封閉混合運作,近兩年后的收益率已高達89.18%,而在2020年一、二季度相繼成立的海富通科技創新混合A/C、平安科技創新3年封閉運作混合、博時科技創新混合A/C也均實現成立以來超60%的收益率。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投資者通過基金布局科創板,不僅降低了風險,也能夠實現分化投資。楊德龍預計,未來科創板相關基金的種類和數量或有望越來越豐富。(董亮 丁寧,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