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申通快遞擬募集35億元的定增方案逾期失效。對此,市場普遍認為該方案因“沒有人接盤”“申通積極性不高”等而無法落地。有專家表示,申通快遞目前仍未扭轉發展落后的趨勢,市場不買賬是其定增逾期的重要原因,今年發展戰略的搖擺或是機構不看好的原因。
8月15日晚,申通快遞發布公告顯示,申通快遞2021年8月16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該決議已屆滿12個月,因此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已到期自動失效。申通快遞同時表示,該事項不會對其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據了解,該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01億元。過去一年,投資者就定增方案遲遲不落地多次提出疑問,并表示方案是否已被取消。8月10日,針對是否有新的、更好的融資方案的疑問,申通快遞公開回應稱,將優化融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
在上述公告中,申通快遞稱其一直積極推動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項,但是由于資本市場環境以及融資時機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至今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對此,投資者并不買賬。紛紛猜測定增告吹的原因,“沒有人接盤”“申通積極性不高”等質疑一時間甚囂塵上。
“與其他多元化融資方式相比,定增其實是較容易的。”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向新快報記者表示,近年申通快遞業內排位壓力較大,需盡快扭轉發展的趨勢。
數據顯示,申通快遞去年7月股價達近三年低點,近一年漲幅69.29%。根據業績預告,申通快遞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216.20%~236.71%。趙小敏認為,雖然如此,申通快遞發展并未達到扭轉趨勢的程度。就業績而言,資產減值是申通快遞去年虧損的原因之一。記者注意到,去年申通快遞虧損超9億元,其中計提資產減值7.8億元。
趙小敏進一步表示,綜合來看,申通快遞今年發展戰略搖擺。今年3月,申通快遞頂著問詢函推行“1元購”股權激勵計劃。在趙小敏看來,計劃設定的目標基本上完成是毫無懸念。
年初,申通快遞宣布今后三年聯合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投資100億元解決產能問題。“申通本可以延長原有定增方案。”趙小敏稱,申通需向市場明確產能投資的資金問題。記者注意到,該次定增擬募集資金中有25億元將用于網絡樞紐中心建設等產能提升項目。(記者林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