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7日,駐馬店市召開第二十五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新聞發布會,總結本次大會總體情況與主要成果。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吳曉玲出席會議并主持,駐馬店市副市長何冬介紹本屆大會突出成果。
據悉,今年農加會以“做好‘土特產’文章 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精心設置了“展示貿易、創新推介、投資洽談”三大板塊,規劃了“十五個展區”,舉辦“十四項活動”,成為聚力搭建名優精品展臺、合作交流平臺、宣傳推介舞臺,展示發展成果,發布最新技術,對接優秀項目,促進原料商、加工商、采購商、投資商、電商等多商同臺的國際盛會。
何冬介紹,今年有全國32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南省各省轄市組團參會,230家跨國企業或分支機構參會參展,參會企業達4000多家,參會客商和專業觀眾超過3萬人。與歷屆大會相比,本屆大會呈現規格高、規模大、服務優、影響廣、成果豐碩的特點,大會取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五個增強”:
中外嘉賓云集,大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農業農村部,河南省人大、政府、政協,江西省政府分管領導參會,布基納法索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畢達伍、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主任謝建民等省部領導和重要嘉賓出席開幕式。來自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94名“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出席大會相關活動。5家世界500強,33家全國500強或行業百強,46家國家級、233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以及來自東南亞、歐美、非洲42個國家和地區的124家企業參會參展。
服務發展大局,大會引領力進一步增強。本屆大會聚焦農業產業融合、大豆油料加工等國家政策導向,創新設置了農業產業融合項目專區展和大豆油料加工專區展,集中展示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成果和大豆油料加工新技術、新成果。舉辦了“興農撮合”成果發布暨撮合對接活動,4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代表通過“興農撮合”平臺進行了“一對一”磋商洽談,累計簽訂超10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協議,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化交流合作,大會融合力進一步增強。本屆大會設立綜合展、專業展和區域展三大類共15個展區,總展示面積 6萬平方米。其中,國際農產品加工產品展,吸引了來自 32個國家和地區的104家駐華企業參會參展;脫貧地區及革命老區特色農產品展,共有來自全國16個省(區)的100個縣194家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參加,展示優勢特色農產品680種,并與129家采購商進行對接、洽談、簽約;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展區,共有來自國內外58家知名機械裝備企業參會,參展的產品涵蓋糧油加工、面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等領域的182臺機械設備。
簽約重點項目,大會帶動力進一步增強。會前各地以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對接和招商引資活動,談成了一大批合作項目。會議期間簽約重點農產品加工項目202個,簽約投資總額超1100億元。開展脫貧地區及革命老區特色農產品推介活動,組織貧困地區現場簽約一批“基地直采”和“訂單貿易”合同,促進產品順暢銷售。項目質量和投資規模與往年相比均有了新的提高。
推介技術成果,大會號召力進一步增強。大會期間,全國42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參會參展,喻景權、李培武、許為鋼、孫東曉等一批院士和知名高校專家教授到會出席相關活動并作交流發言。舉辦農產品加工技術成果展示推介活動,推介了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幾十家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的255項農產品加工最新技術和專利,其中初加工56項,精深加工132項,綜合利用加工67項,持續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為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何冬說,今年大會雖然時間緊、創新多、規模大,但是質量高、成效好。各省(區、市)通過大力招商招展,擴大合作交流,展示出各地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就,共同將本屆大會打造成了農產品加工業展示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工藝、新模式的重要平臺。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大會實現了各項既定目標,取得了圓滿成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