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不斷增加,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大頑疾。當地時間 28 日,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當天紐約市收容所中無家可歸者人數首次超過 10 萬,創下歷史新高。
報道稱,目前在紐約市,大約每 80 人中就有 1 人沒有永久的住所。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稱,數據顯示,與 2020 年相比,2023 年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大幅上升。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美國各大城市犯罪率可能會因此提高。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對于無家可歸者問題處置不力遭到輿論質疑。當地時間 28 日,紐約市政府發布的一項審查報告稱,該市在 2022 年 3 月 21 日至 2022 年 11 月 30 日間處理的 2308 名無家可歸者中,僅有 3 人被安置在永久性住房中,高達 95% 的人沒有去收容所。此外,大約三分之一的無家可歸者營地在市政工作人員清理后重新出現。
另據美媒 28 日報道,洛杉磯警局內部日前泄露的一封關于處理無家可歸者方案的郵件也引來爭議。郵件稱,為清理一處無家可歸者營地,警方將逮捕居住在該營地的所有無家可歸者,他們所有的物品也將被衛生部門帶走。這項清理工作原定于本周進行,但在郵件泄露后被推遲了。輿論指出,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不斷增加并非意外事件。社會保障體系的系統性不平等導致許多美國人一旦遭遇意外與困境,就有可能流落街頭,成為無家可歸者中的一員。而當前美國政府對這一問題的對策并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 鄭宗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