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銀行 > 正文

      新華社:西安在新賽道上跑出新優勢

      2023-09-08 16:17:17    出處:騰訊網

      戰略性新興產業


      (資料圖)

      對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

      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底

      西安獲批建設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進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優化升級

      登高晉位的新階段

      著眼于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一個個科技成果正加速轉化

      新興產業重點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西安競逐新賽道

      激發出強勁動力

      ......

      在規劃面積220平方公里的

      西安“雙中心”建設

      核心承載區絲路科學城

      一場“追光計劃”正悄然進行

      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臺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建成投用,為光子產業各類創新主體打通了從產品研發到市場化批量供貨的完整鏈條。

      9月6日,西安光電子先導院科研人員對全自動鍵合設備進行調試。(新華社記者 鄭昕 攝)

      “一系列光子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讓西安在光芯片研發生產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陜西“追光計劃”牽頭單位之一——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的創始合伙人米磊說,依托絲路科學城,數百家企業形成:

      先進激光與光子制造

      光子材料與芯片

      光子傳感

      三大產業集群

      正把西安打造成為全國光子產業原始創新高地和國家光子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有了“追光”的輕快步伐

      也需要處理復雜數據的“最強大腦”

      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位于西安市雁塔區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西部首個、全國第二的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匹敵150萬臺家用電腦的算力,24小時內可完成數十億張圖像、10年左右的自動駕駛數據的處理。

      9月6日,工作人員在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機房進行日常機器巡檢。(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中心上線至今一直保持95%以上的使用率,已鏈接生態伙伴180多家。”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首席運營官張云鵬介紹,中心為科研院所與中小企業提供“即租即用”共享算力服務,通過賦能科技、賦能產業形成產業聚合。

      (新華社記者 張曼怡 攝)

      今年6月,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

      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

      將與西安的

      電子信息、汽車制造、航空航天

      等產業深度融合、緊密聯結

      走出一條特色人工智能發展道路

      以新興產業的壯大作為

      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支撐

      西安培育形成了

      大數據、人工智能

      增材制造、機器人、衛星應用

      五大新興產業

      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

      前瞻布局生命健康、類腦智能、氫能與儲能等一批未來產業,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等開放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賦能新興產業聚集成勢。

      “短短一年時間里,眼前這12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毛坯房就變成了裝滿先進設備的潔凈車間、生產線。”從事傳感器研發制造的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新航告訴記者,在秦創原平臺的幫扶支持下,這家脫胎于西北工業大學創新團隊的企業一個月內就走完了審批、選址、專利評估等流程,大大降低了初創企業的組建難度,加快了科研成果從“書架”到“貨架”的速度。

      9月6日,工人在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檢查產品。(新華社記者 鄭昕 攝)

      作為陜西最大的科技創新孵化器

      秦創原經過兩年多建設

      正加速釋放科創潛能

      其構建的

      “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平臺體系

      已建成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

      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9家

      建設“雙中心”、做優秦創原

      為西安打造

      國家創新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西安先后承擔了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十余項科技創新領域的國家級試點任務。

      今年上半年,西安規上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526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3%,同比增長7.8%。目前,西安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分別達到10431家和10186家。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長李建勛表示,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西安將繼續聚焦科技前沿、成果轉化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開辟新領域、新賽道,讓更多樣品變產品、科研團隊變科技企業。

      競逐產業新賽道 激發產城融合“園動力”

      涇河新城以特色產業園區引領發展新動能

      從隆基全球最大生產基地落地,光伏“關系網”不斷壯大織密,到全省首條氫燃料電池全自動產線開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集聚成勢,西咸新區·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西咸新區·涇河兩鏈融合示范園正成為涇河新城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的“園動力”。

      園區是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與載體,是實現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產業鏈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主陣地。當前,涇河新城結合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圍繞重點優勢產業,將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主戰場,通過強化政策支持、完善基礎配套、優化營商環境,真正把特色產業園區“發動機”作用發揮出來,為加快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動能、聚合力。

      雙碳光伏產業園?

      放大每一縷陽光的價值?

      (圖片來源于西咸新區微信公眾號)

      “善用太陽光芒,創造綠能世界”是隆基綠能的使命愿景。近日,走進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的隆基中央研究院(一期),中試線發出低鳴聲,科研人員一邊查看顯示屏參數一邊討論。該研究院被譽為“光伏大腦”,是隆基目前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電池研發中心。

      就在今年6月,總投資約452億元的隆基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50GW單晶電池項目在涇河新城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是隆基綠能在全球規模最大、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光伏生產基地,為涇河新城乃至西安光伏產業發展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此,隆基綠能累計在涇河新城總投資約780億元,合并產業鏈配套總產值約2000億元,科技成果在未來5年可達5000項,將帶動5萬人就業,生產電池可發電2100億度,相當于2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

      一個龍頭企業帶起一條產業鏈,隆基綠能之于涇河新城,便是這樣的“龍頭”。“我們梳理了技術研發、光伏切片、電池、組件4個環節25項生產工藝流程數十家重點配套企業,并積極跟蹤洽談。”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發揮隆基在光伏領域的產業鏈整合能力,重點發展光伏、氫能、新能源等產業,著力建設千億級光伏產業鏈,打造以光伏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為主體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地。

      目前,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按照“產業集聚、特色引領、協同聯動、產城融合”發展思路,構筑了以隆基中央研究院為創新驅動引擎,涇河雙碳光伏產業項目區、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協同區及涇河雙碳光伏綜合發展區組成的“一院三區”產業空間格局。在“雙碳”目標加持下,園區光伏產業鏈“圖譜”不斷完善,包括拉普拉斯光伏項目、石金科技關鍵輔材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陜煤研究院新能源產業基地等在內的項目紛紛落地。“光伏涇河”的形象愈加清晰。

      據了解,園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4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2家。預計到“十四五”末,園區產值2300億元,帶動就業8萬余人,產生科研成果5000余項。

      兩鏈融合示范園

      為先進制造業硬核賦能?

      隆基中央研究院。

      來到涇河兩鏈融合示范園的法士特核心配件生產基地生產車間,機器運轉發出轟鳴聲,工業機器人正在“工作”,工作人員卻寥寥無幾。該基地主要生產新能源乘用車高速齒輪、機器人精密減速器關鍵零部件、AGV自動制動系統等。機器人自動生產線不僅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產品制作精度,讓企業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

      園區另一企業——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攻關能力同樣不容小覷。該企業2022年全年設計完成60款新能源整車產品,平均每個月就研發5款整車,推動23項關鍵技術落地,實現新能源車銷售訂單680輛,為全市重卡產業鏈、氫能產業鏈強鏈補鏈作出貢獻。

      “園區圍繞以‘氫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方向,助力區域打造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西安先進制造業新引擎和秦創原兩鏈融合‘促進器’。”涇河兩鏈融合示范園發展中心主任高銳告訴記者,按照西咸新區“3+7+N”產業布局,園區依托自身資源要素稟賦和發展優勢,立足“西部未來能源產業探索領航者、絲路沿線區域創新中心”發展定位,搶抓戰略機遇,著力打造未來能源產業培育區、高端裝備制造集聚區。

      作為快速成長的產業高地,還有一批具有含金量的在建項目正在這個園區落地開花:寶昱裝備及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企業產品研發中心、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等;西部超導涇河新城研發生產基地將解決我國核磁共振成像儀系統、單晶硅超導磁體用超導線材及磁體“卡脖子”難題……聚焦兩鏈融合,今年5月,全省首條氫燃料電池全自動產線開工,項目一期投產后可年產2000套氫燃料電池電堆。

      目前,涇河兩鏈融合示范園在冊企業159家,其中規上企業29家。到2025年,園區工業總產值有望達到500億元左右。

      產城融合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美麗的涇河新城。(涇河新城供圖)

      “上下班公交通勤很方便,休假時逛逛靜安薈奧萊或崇文塔景區,天氣好時還可以到涇河邊散步、放松身心。”在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工作的機械工程師丁師傅對園區生活配套很滿意。

      如果說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那么,好的創新生態圈就是活力之源。涇河新城緊抓西安“北跨”發展機遇,堅定“西安北跨戰略核心區”發展定位,積極踐行“產業興城”發展理念,高度重視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主動靠前、強化服務,做到優質高效服務全天候、全過程,以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力推動“科技創新新引擎、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建設。兩個特色產業園區通過引聚資源、做優服務、完善生態,為現代產業集約集聚集群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產城融合打造了新樣板。

      其中,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建設的秦創原1980涇造中心、涇河新城智能電子產業園等優質載體,不僅水電氣暖供應充足,“企業直通車”平臺的精準服務還能讓企業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為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園區在南部雙碳光伏綜合發展區配套了人才公寓、學校、商業、住宅、醫院等,將沿涇河北岸形成的濱水景觀帶作為生態休閑重點區域,建設以文化休閑和“光伏-低碳”為特色的“產、居、商、旅”綜合區,著力提升產業園區生活配套服務品質,讓人才“來者皆安”。

      而涇河兩鏈融合示范園配套的協同創新中心則承載了招商推介、形象推廣、服務企業等功能,同時也是小微企業研發設計、科技創新孵化中心。政務服務便利店為企業提供了從注冊、建設、運營及后期發展、經營、科技創新等一系列全流程服務。此外,園區還規劃總長約116公里道路,已建成約28公里,為企業員工營造了更便捷的出行環境。

      文:新華社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于忠虎?呂聰

      圖片除署名外來源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寧 謝偉 王旭東 翟小雪

      編輯:冬天

      審核:彭彭、文岳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西安報業·西安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摘編

      2023年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關鍵詞:

      消費
      產業
      璞泰來上半年利潤股價齊跌:首次回購74萬股 再融資或于9月中下旬啟動發行 中國網財經9月8日訊(記者劉小菲)璞泰來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于9月7
      客廳娛樂的最強C位!海信電視U8音畫全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許多家庭來說,電視已不僅僅只是一臺
      彭南特支持桑喬“硬剛”滕哈格:球員有權利為自己的未來辯護 談到曼聯邊鋒桑喬與主帥滕哈格之間的“對線”,利物浦舊將彭南特在talk
      生意社:成本支撐猶存 氨綸價格維持上行 據生意社,進入9月國內氨綸市場維持小幅上行,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
      基金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毛茸茸bbw亚洲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