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稱,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將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芯片價格普漲
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包括福特、大眾在內超過15家車企的30多家工廠已出現“缺芯”停產事件。國際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預測,全球“缺芯”將導致今年汽車制造商營收損失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45億元),今年全球汽車凈產量總計會減少390萬輛。
受此影響,汽車相關芯片價格普遍上漲。多家車企反饋,各類型芯片價格普遍上漲了5倍到20倍。
在6月19日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也表示:“由于當前汽車芯片供應缺口、恢復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場上出現芯片分銷商囤貨居奇、漫天要價情況。同時,企業也選擇大量囤貨掃貨,提高芯片庫存,來抵御未來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了當前芯片短缺困境。”
需多渠道齊發力
如何應對“缺芯潮”?今年3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并指出,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車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國新辦7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支持上下游行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供銷配套協作,協同應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要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的行為。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芯片短缺問題,暴露了國內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儲備和供應鏈掌控等方面不足,而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和一些相關研究院等共同努力。(記者張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