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并以發展方向和專欄形式對每個產業集群進行了具體規劃。其中,在汽車產業中,《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東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過1.1萬億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
《規劃》中特別提出,加速新能源汽車整車發展,提升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水平,重點加大電機、電池和電控系統的研發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規劃》對汽車細分領域的城市分布為:傳統燃油汽車以廣州、佛山、中山、江門、肇慶等市為依托;新能源汽車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肇慶、東莞、惠州、湛江、茂名、汕尾、云浮等市為依托;智能網聯汽車以廣州、深圳、惠州、東莞、韶關、肇慶等市為依托;汽車零部件以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惠州、中山、江門、肇慶、河源、汕尾、湛江、梅州、清遠為依托;此外,支持廣州、深圳、韶關、汕尾等市統籌各企業對汽車及零部件的檢驗及測試需求。
《規劃》還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廣東省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圖,并對“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了分別布局。在具體的地市布局方面,將產業集群區域布局的重要程度用標星數量表示,其中三星標注核心城市,二星標注重點城市,一星標注一般城市。此外,未標星的地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謀劃發展。
從具體產業城市布局來看,以汽車產業集群為例,廣州、深圳和佛山為“三星”產業集群,珠海、東莞、惠州、江門、肇慶、湛江和云浮為“二星”產業集群。該產業集群在珠三角地區布局集中度較高,在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共12個地市中,只有湛江和云浮兩市有“二星”產業集群布局。(記者張愛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