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鳳竹紡織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42.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64.57萬元,同比增長250.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477.2萬元,同比增長199.21%;基本每股收益0.1163元。
公告稱,報告期內,鳳竹紡織合并實現營業收入5.97億元,同比增加42.28%,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去年受疫情影響收入同比減少和本年度出口收入增加。實現營業利潤人民幣3701.3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5.5%,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01
織造和染整業務運行平穩
報告顯示,鳳竹紡織定位于中高檔產品市場,主要市場和客戶集中在福建省,并輻射至全國。公司產品中70%~80%以服裝形式間接出口至中國港臺、中東、歐美和日本等市場。
鳳竹紡織涉足的織造和染整業務是紡織業產業鏈的中間環節,最終為服裝業提供針織染整面料(主要為各種童裝、運動服、中高檔T恤和內衣生產廠家提供面料),存在一定的季節波動性,因其定位于中高端產品市場,以品牌單和中高端校服為主,全年運行比較平穩,季節性波動不是特別大。
在采購方面,鳳竹紡織生產所用的原輔材料主要是棉紗和染化料。鳳竹紡織制定有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及合格供應商名錄,物資采購部門根據物資需求計劃采取招標、詢價等方式實施采購;為維持正常生產,需要保持一定量的存貨安全庫存,特別是棉紗、染料、助劑等原輔材料。為保證原輔材料質量和交貨期,鳳竹紡織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以嚴格的供應商篩選體系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并逐步引進了競爭機制,對原輔材料比質比價,降低采購成本。
鳳竹紡織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經營模式,由銷售部門根據銷售計劃或客戶訂單將生產計劃下達至生產部門,實行按單生產。鳳竹紡織業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織造業務,即通過自行采購和接受客戶委托的原料,經過針織和染整后制成針織光坯布,自行銷售或收取加工費;染整加工業務,即接受客戶委托,將客戶提供的棉紗或坯布加工為光坯布并收取加工費。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鳳竹紡織逐步加強自有品牌業務的經營,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并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吸收專業人才,不斷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提高核心業務的競爭力,同時加強與上下游的聯系,根據需求信息和流行趨勢,通過訂單模式掌握產量和庫存,提高高檔次、高品質、功能性、環保性面料業務的比重,強化產品的適銷性和贏利能力。
02
智能制造助產業升級
鳳竹紡織涉足的織造和染整業務是紡織業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其中染整是針織面料生產的最后和最關鍵環節。近年來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的號召,鳳竹紡織圍繞智能制造、綠色環保兩大主題,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和技術改造,淘汰部分較落后、浴比偏高的設備,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產品品質,降低能耗,建設國際先進印染生產線,增強在行業內的競爭力。目前,鳳竹紡織水、電、汽、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生產設備已達到世界同行先進水平,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鏈,是福建省百家重點工業企業。曾連續多年入選“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和“中國針織行業競爭力10強企業”。
在科技研發方面,鳳竹紡織開發“大麻混紡針織面料開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申報2019年度省級技術創新重大項目。該項目開發的針織內衣面料具有優良的熱濕舒適性與抗菌性。項目對減緩棉花的供需矛盾,促進我國紡織原料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鳳竹紡織新廠項目正引進多項智能、綠色高端裝備系統,包括產線聯動智能立體倉儲物流系統、BIM三維仿真模型技術應用系統、中控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加料系統、自動包裝過磅分揀系統、能源消費自動采集系統、污水自動加藥系統、廢水廢氣余熱回收控制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等。在產品工藝技術不斷優化的基礎上,鳳竹紡織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防螨蟲針織面料、玻尿酸整治面料超柔棉系列針織面料等多種面料的開發工作。
2021年上半年,鳳竹紡織完成7件發明專利申報工作;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5件;主導起草團體標準1項,參與起草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4項、團體標準2項。
03
多措并舉應對變局
2021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依靠完善的產業配套、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強大的產業轉換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面對全球疫情反復與市場波動、地緣政治與戰略博弈的交織影響,紡織行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在穩經濟、促就業、防風險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報告指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世界仍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外部環境空前復雜,行業發展不確定性增加。
對此,鳳竹紡織將把握國際局勢動態、行業發展趨勢,加強宏觀戰略意識,同時不斷加強生產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保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實施大品牌消費升級戰略,同時加大新產品開發、工藝流程自主研發,堅持功能性、多用途、舒適性、新花色、新品種等面料的產品開發策略,不斷提高面料的品質、檔次和附加值,強化產品適銷性;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技術升級。積極推動老廠技術改造,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探索國內外高端智能技術,提高公司的產品品質,保持和提升競爭力;落實綠色環保理念,加強管控力度。嚴格履行國家各項環保政策、采用治污減污、節能降耗技術,推行清潔工藝生產流程和廢水回收利用,污水處理等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頒布的環保標準。(記者 王云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