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財富管理行業再迎重磅政策利好。5月27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北京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提出,到2023年,要培育一批優質財富管理機構和人才,財富管理產品類型不斷豐富,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持續優化,財富管理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建成財富管理法治體系健全、市場規范有序、國際影響力較大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恒昌匯財相關負責人指出,《意見》發布意義重大,政策利好信號明顯。它不僅標志著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將“財富管理”作為重要的戰略定位,也表明財富管理行業的大時代才剛剛開始。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并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作為行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恒昌匯財將繼續專注于為中高凈值人群提供財富定制化解決方案、全方位資產配置,與趨勢同行,搶灘新藍海。
財富管理加速步入黃金時代
多種跡象都表明,財富管理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啟航。
首先是政府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力促行業規范發展。例如,202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從業規范 財富管理》,不僅明確了財富管理相關術語、概念,還從知識體系、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與行為準則、職業能力水平評價等方面對財富管理從業者的執業標準進行了界定,為行業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制定了依據。此外,高層不斷推動資本市場改革,也為個人擁抱資本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特別是受疫情及全球通脹影響,居民保值增值意愿增強。高盛最新的報告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居民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達到50萬億美元,2021至2025年期間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更重要的一點是,以基金、保險、私募股權投資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為居民財富管理提供了更多元、更靈活的選擇。
恒昌匯財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成立已10年的咨詢服務公司,恒昌匯財見證了行業的快速發展。立足新形勢,財富管理行業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深化以及“共同富裕”、“房住不炒”成為政策主基調,居民財富正從實物資產轉向金融資產,為行業高速發展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財富管理行業專業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富管理機構必須迎接挑戰,通過數字化等手段,找到企業轉型的新路徑。
大財富生態圈建設大勢所趨
“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大財富生態圈”、“持續升級生態圈建設”……隨著財富管理行業從“產品銷售導向”轉型“客戶需求導向”,以財富管理業務為核心,深度整合內外部資源,激活潛在生態價值,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圈已經成為近年來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畢馬威在《未來財富管理-全球及中國行業趨勢及展望》報告中指出,越來越多的財富管理機構不再“單打獨斗”,而是紛紛尋求構建自己的財富管理生態圈。例如,部分綜合金融服務集團,通過整合內部資源,打造自身財富管理“護城河”;部分機構則通過戰略合作、優勢互補等手段,與其他持牌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協同發展,攜手構建更開放、創新的財富管理生態圈。
值得一提的是,大財富管理生態建設也是高層戰略布局的重點。《意見》在“健全財富管理機構體系,打造完善的財富管理發展生態”主要任務部署中,明確提出,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銀行理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在京創新發展。
對此,恒昌匯財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強財富管理大生態建設,不僅是全面滿足居民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力促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財富管理公司主動順應時代趨勢、構筑競爭壁壘的必然選擇。隨著財富管理行業進入融合互補、競合發展的新格局,從業機構除了要在科技、人才、產品、客戶服務等方面精耕細作,還需要在內部業務高效協同的基礎上,加強與外部機構合作,以強化業務優勢,補齊業務短板,在競合中構筑差異化發展優勢。
以恒昌匯財為例,為全面滿足全生命周期、全球化、全品類的家庭資產配置需求,不僅時刻秉承“誠信為本、專業立足、堅持創新、協作共贏”的核心理念,為客戶甄選優質資產類別,提供專業資產配置策略,還依托多年的品牌優勢、資源積淀,不斷加強內部資源整合和外部合作,大力拓展生態圈。據悉,恒昌匯財已初步構建了涵蓋多維度全方位產品服務、國內國外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泛金融類全門類產品服務的資產配置生態圈,可以充分滿足客戶財富保值、增值、傳承、健康服務、養老規劃在內的一系列咨詢服務需求。
總的來說,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增長潛力巨大。在此背景下,財富管理公司不僅要緊跟趨勢,以更長遠的戰略眼光進行布局,創造和發現更多的市場空間,還需要持續圍繞客戶需求,夯實專業服務能力,加強跨領域、跨行業、跨機構的資源整合和協同效應,構建一個更開放、更多元的大財富管理生態圈,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