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目光從追求財富增長轉向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正成為越來越多高凈值人群共同的選擇。
正值11周年司慶月,恒昌特別策劃了“恒益?zhèn)鞒?rdquo;主題系列訪談,通過分享高凈值客戶俱樂部“恒友匯”客戶代表的公益故事和傳承智慧,以近距離的視角傳遞財富向善的理念,助推壯大公益的力量。
致力公益十余載,大涼山深處崎嶇山路上,有他乘車數(shù)小時運送物資的深深車轍,簡陋教室里,有他和孩子們對大山之外的美好憧憬;抗洪搶險、核酸檢測、尋找老人走失……救援一線,有他竭盡所能地拯救生命于危難的“逆行”身影。他是梅剛,是阿依土豆公益支教項目的理事,也是湖南省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一名隊員。
早上7點從西昌出發(fā),下午2點梅剛趕上了村小的六一活動
“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多年以來,教育是梅剛重點關注的領域。2021年底,長沙市第十三屆委員會會議上,梅剛帶來了“雙減”落實問題的提案。關注城市孩子的“雙減”落實問題外,有群大山深處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同樣牽動著梅剛的心。
大涼山深處分布著一批農(nóng)村小學,位置偏遠,卻承載著難以進城上學、農(nóng)村弱勢群體子女的教育需求。阿依土豆公益支教項目致力于大涼山邊遠村小支教幫扶,招募、培訓、派駐支教老師到大涼山最偏遠的山區(qū)村小。項目名稱中,“阿依”是彝語“孩子”的意思,土豆則是當?shù)厝俗钪饕闹魇场?/p>
不同于其他支教公益組織,阿依土豆還會關注支教老師。有房子的地方不是學校,有老師的才是,支教老師才是支教組織的根本。“支教老師們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shù)都是97、98年生人,有的甚至是00后,他們其實還是一群大孩子,孤身一人身處異地,生活、心理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梅剛介紹道,一直以來,阿依土豆招募有心理學基礎的志愿者作為支教老師的傾聽者,這是阿依土豆不同于其他支教機構最溫暖的點之一,也正因如此,2015年梅剛加入到了阿依土豆中。
加入阿依土豆以來,每年梅剛都會深入大涼山深處,最多的時候一年去了5次。“第一次去大涼山的那年,非洲豬瘟爆發(fā),國內(nèi)豬肉價格飛漲,朋友圈里有支教老師說,‘你來我們這里嗎?請你帶點肉來。’”看到這條朋友圈,梅剛瞬間紅了眼眶,二話不說定了飛往西昌的機票,下飛機后租了一輛越野車,采買肉禽蛋奶、蔬菜等填滿后備箱,一刻不停,乘車數(shù)小時到達村小。
探訪交流中,梅剛被孩子們單純善良的眼神和走出大山的渴望深深觸動,而課堂上對孩子們的鼓勵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第二天一早,有孩子一見到我就迎上來,一朵從山上采的多肉,細心移栽到裁好的礦泉水瓶中”。就是這樣質(zhì)樸、用心的表達,讓梅剛濕了眼眶,也從此惦念上了大涼山深處這群彝族孩子們。
大涼山季節(jié)性缺水,生活用水困難。因為缺水,“我要洗澡”這樣每天的日常,在這里是要輪一天才能排到;本職美妝職業(yè)的重慶支教女教師,后來索性不再涂防曬霜,卻樂觀得說古銅色是最健康的膚色、高原紅是最美的腮紅。“支教老師們面對困難的無懼、積極樂觀,對學生們?nèi)绺改赴愕年P照,都感動著我、也教育著我。在我看來,做公益與其說是幫助別人,不如說是滋養(yǎng)自己的生命。”
“帶動客戶做公益”是恒昌公益致力打造的可持續(xù)性公益發(fā)展格局之一。梅剛和藍天救援隊結緣于恒昌人田荷燕。抗洪搶險、消殺防疫......看到救援任務招募通知,只要時間允許,梅剛就會報備,換上藍色隊服,奔赴任務現(xiàn)場,也在幕后發(fā)動愛心企業(yè)家捐贈,保證一線任務更順利開展。
對梅剛來說,加入藍天救援隊收獲了不同于鄉(xiāng)村支教的另一種人生體驗。如果說鄉(xiāng)村支教帶來的是悲憫之心的人性使然,“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服務人民之心的內(nèi)化,藍天救援帶來的則是人道、博愛的完善自我。
“公益是收獲”這是梅剛在接受訪談時強調(diào)最多的一句話,這也許是蕓蕓眾生最應該傳承的人生密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