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數央網、數央公益聯合國內大眾及財經媒體共同主辦的2022國際綠色零碳節暨ESG領袖峰會在京正式落幕。憑借前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在ESG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恒昌榮膺“2022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獎”。
恒昌榮膺“2022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獎”
作為“碳中和”領域的焦點活動,本屆零碳節以“邁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通過獨立演講、高端對話、深度分享等形式全面展示“雙碳”戰略目標下的實踐成果,并探尋綠色發展新模式與“雙碳”目標實現路徑,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共創綠色零碳未來。據主辦方介紹,本屆零碳節共匯集800余位企業領袖、專家學者、媒體代表,超過130位重要嘉賓分享綠色可持續發展觀點,深度參與媒體達200余家,主流媒體報道達3,000余篇。
本屆零碳節特別設置了“零碳力量”年度評選,其中,“2022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獎”作為本次大會的高規格綜合獎項,尤為矚目。據悉,其評選依據“創新力、影響力、推動力、前瞻性”四大維度,并嚴格遵循“客觀公正性、公益評價性”原則,旨在致敬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實現綠色發展做出創新、引領性貢獻的企業,并鼓舞、帶動更多企業加入“雙碳”行動。
“綠色是生態文明的底色,也是企業以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恒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榮膺“2022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獎”,不僅體現出恒昌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更彰顯出行業權威機構對恒昌踐行ESG理念、助力“雙碳”行動的高度認可。
恒昌代表(右四)上臺領取獎項
放眼世界,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氣候問題日益突出,以及政府部門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觀念,聚焦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ESG實踐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重要發展戰略。作為民營企業代表,恒昌歷經11年發展,不僅在財富升級、科技賦能、人才升級和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績,在踐行ESG理念、助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環境責任方面,恒昌高度關注土地荒漠化問題,主動攜手阿拉善SEE公益機構,踐行環保公益責任擔當。例如,啟動“恒益未來 綠水青山”助力SEE“一億棵梭梭”項目,在阿拉善地區累計種植1萬棵梭梭樹,種植面積約205畝,固沙約10萬平方米;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恒昌公益志愿者共赴阿拉善實地探訪梭梭樹,以深度體驗的方式帶動更多人了解“一億棵梭梭”項目;通過會員服務線上平臺“積分商城”以及線下主題公益活動,鼓勵帶動更多愛心人士認捐梭梭樹……此外,為倡導綠色生活,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恒昌還曾組織或參與“恒昌環保家+”、“綠色離校·綠色感恩”、“恒昌環保公益日”等一系列環保主題公益活動。
社會責任方面,恒昌不僅持續助推鄉村振興,還積極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力爭既要產業復興,也要生態振興。具體來說,自2017年起,恒昌幫助重慶酉陽綠色農業發展的同時,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在不改變綠水青山的前提下,打造以“生態、綠色、有機”為核心,“互聯網+”為依托的綠色經濟。以“花田貢米”為例,它在種植上沿襲生態古法耕種,采用鴨稻共生模式,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生物防蟲,最大程度保證了綠色生態良性循環。
公司治理方面,恒昌積極倡導環保向善理念,并通過一系列舉措將ESG理念納入實際工作。例如,通過“恒昌,早安”系列公益講座,加強ESG理念宣傳推廣,強化員工可持續發展意識;在植樹節、世界地球日開展多種形式的綠色公益活動,助力生態環境建設;在全國各地職場推行“熄燈一小時 低碳我先行”、“無紙化辦公”等綠色低碳行動,助力企業節能減排;鼓勵綠色出行交通方式,傳播綠色低碳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每一次行動的背后,都折射出恒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以及對踐行生態環境責任的堅持。回顧創業11年,恒昌用實踐證明了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溫度和生命力的企業。憑借在ESG領域的突出貢獻,恒昌曾先后榮膺“社會公益企業杰出貢獻獎”、“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金鑰匙·榮譽獎”、“可持續發展示范企業獎”、“奧納獎-2021年度責任金獎”、“2021年度ESG優秀企業”等在內的諸多獎項,成為企業探尋可持續發展的優秀范本之一。
“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人人有責,也人人可為。”……展望下一個黃金十年,恒昌將繼續以可持續發展為己任,不斷發揮平臺優勢與生態優勢,創新ESG實踐方式,推動企業與社會的低碳轉型,一起擦亮生態底色,共筑綠色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