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及治理)理念在國內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ESG納入公司經營戰略和重大決策之中。加快發展可持續金融,加速ESG轉型已經成為金融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通過踐行ESG理念,金融機構不僅能發揮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也能和客戶、員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建立長期穩定的互惠關系,讓優質的金融服務惠及更多人。
作為消費金融龍頭,招聯早已主動規劃ESG的相關實踐與探索,在實現商業價值的同時,不斷通過自身的金融屬性去創造社會價值,助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據鳳凰網財經和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質量/ESG指數100強》,招聯的股東招商銀行在名單中高居榜首。
在招商銀行的積極影響下,結合另一股東中國聯通多年的助農經驗,以及自身長期投入研發所累積的科技力量,招聯正走出一條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ESG實踐之路。
賣出去,買進來
今年3月,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有效途徑。
對于消費金融行業來說,要響應“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需要運用自身靈活、科技創新等優勢,在農村群眾把農產品“賣出去”、把商品和服務“買進來”時提供配套的、尤其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的金融服務。
在幫助農產品“賣出去”時,行業龍頭招聯,給出了科技、普惠金融、助農三者如何結合的示范模板。
多年來,招聯持續攜手中國聯通等多方資源共同深入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幫助農產品更好地銷售。如“鄉村振興惠農計劃”積極對接貧困縣市鄉村振興辦,在招聯分期商城引入農產品供應鏈,充分發揮電商渠道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優勢,通過“互聯網+”的手段為農產品交易插上了“翅膀”,不僅幫助農戶拓寬了銷路,擴大了農產品銷售,更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截至目前,招聯分期商城已上架各類米、面、糧、油、干貨等農特產品超350款,精準幫扶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疏附縣三地農產品的銷售。這些農產品還借助中國聯通的渠道資源,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招聯還積極為農戶提供電商運營技能培訓,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隊伍,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農戶。
把農產品“賣出去”之余,如何刺激和擴大農村消費,把更多商品和服務“買進來”,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近年來,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較快增長以及精準扶貧、電子商務進農村等政策持續推進,鄉村消費市場顯現出巨大潛力。
不過,由于鄉村地區的金融基礎網點覆蓋不足,本地消費信貸需要抵押、周期長等問題,大量消費需求涌現后,農村群體無法及時得到相匹配的金融服務。要想真正把消費需求轉化到能“買進來”,農村群體還需要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
這時候,消費金融公司的作用就顯得尤其重要。憑借線上為主的經營模式,結合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貸款期限短等業務特點,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相比,消費金融公司可以更好地為鄉村消費需求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作為科技、普惠金融、助農三者融合實踐的佼佼者,招聯在助力鄉村群眾“買進來”時同樣起到了示范作用。借助數字化科技,招聯率先創立了純線上消費金融服務模式,為農村地區的用戶提供了更便捷、普惠的消費金融服務,有效彌合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提升了鄉村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精準性。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9月,招聯累計服務鄉村用戶數超過2800萬人次,累計發放貸款規模超6900億元。也就是說,招聯在“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憑借自身優勢,也讓主營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實現了助力鄉村振興和經營“兩不誤”。
要知道,在疫情沖擊下,不少企業能“活下去”已屬不易。招聯卻走出一條另類的發展道路,業務增長、經營平穩過渡之余,還有能力不斷加大力度助力鄉村振興。背后原因,離不開背后股東的支持和自身過硬的科技實力。
股東優勢,科技實力
作為招商銀行和中國聯通共同發起設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招聯自成立之初就得到股東方的大力支持。
依托中國聯通全國性網點、大流量App與數據、科技等能力,招聯在提供標準化金融服務的基礎上,結合用戶通信消費需求及大數據優勢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截至2021年末,招聯依托于中國聯通開展的貸款余額為153.43億元,業務累計覆蓋全國20多萬個聯通實體渠道網點,為更多客戶提供了消費金融服務。
除了股東方的支持,招聯另一個重要優勢是過硬的金融科技實力。招聯搭建了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風云”風控系統,涵蓋貸前、貸后、征信、反欺詐、模型、催收等方面,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信用風險及欺詐風險進行了有效管控。
憑借高科技屬性的風控系統,招聯可以更精準找到合適客群,不盲目“過濾”用戶,而是把合適的產品和服務給到更多有困難有需要的人群,尤其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服務的、身處偏遠地區的長尾用戶;另一方面,高科技的風控系統,也讓招聯也不“盲目”放款給違約風險大的用戶,把更多資源留給有需要的人群。
正是憑借股東優勢和科技實力,即使在經濟壓力周期,招聯依然做到了降本增效,業績平穩過渡。這也意味著招聯有更多的能力、用更多的資源回饋社會和用戶,持續推出各類減費讓利優惠活動,比如近期新推的“富饒計劃”。
“富饒計劃”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招聯再次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與股東中國聯通深度合作,打造“富饒計劃”為農產品提供電商專屬平臺,拓寬商品銷路,讓農戶與奮斗者之間產生聯動,指尖微光得以傳遞,同時開展“月月享5折”活動,通過減費讓利,持續助力奮斗者,踐行普惠金融,為社會做貢獻。
“富饒計劃”不僅提供優惠、優質的農產品,還推出免息分期購機、話費充值優惠、搶免息券、抽免費電動車等諸多重磅福利,既能助力鄉村振興,又能切實幫助用戶降低生活成本、提升生活品質。
為了使“富饒計劃”更好地幫助農產品“賣出去”,招聯同時結合自身多年發展中沉淀的品牌運作經驗,為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賦能。
活動籌備過程中,招聯積極和當地農戶溝通,發現當地農產品雖然品質過硬,但面臨缺乏品牌背書導致難以打開銷路等問題。深入考察后,招聯從構建高品質產品體系思路出發,圍繞“天然有機”的產品特性,著力構建農業品牌賦能與推廣新機制,助力當地將農產品打造出有生命力的品牌,推動農業產業綠色化、精品化、高效化、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富饒計劃”推出的農產品均來自中國聯通定點幫扶縣之一——黑龍江邊陲小城饒河。此前,中國聯通已與饒河當地多個特色產品企業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助力饒河大米、黑蜂蜜等特色產品通過線上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黑龍江饒河縣是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核心區、國家珍貴毛皮動物良種繁育基地、歐盟有機食品組織認定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綠色食品資源十分豐富。
除了饒河,近年來,中國聯通還先后投入大量幫扶資金,在多個定點幫扶縣援建了一批產業研學基地等基礎設施性建設項目,積極推動產業幫扶從“產業項目幫扶”向“全產業鏈幫扶”拓展,通過孵化培育農村電商能力、幫助銷售特色產品等舉措,積極扶持定點幫扶縣特色產業發展。
在中國聯通多年來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果上,結合招商銀行在ESG上的優秀實踐經驗,加上自身科技實力優勢,招聯在通過普惠金融助力鄉村“賣出去”和“買進來”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具有招聯特色的科技興農的ESG實踐之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