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下午,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濟南城市色彩通用導則》(以下簡稱《通則》)發布會。會議現場發布了“泉彩雅韻”城市主色調。《通則》對城市色彩景觀、道路空間色彩、城市家具色彩、以及城市廣告色彩進行引導性管控。《通則》于2021年5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6月1日起施行。
以“泉彩雅韻”
營造山河新泉城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文化標記、世界標志,泉作為濟南城市最具特色的寶貴資源。濟南城市色彩規劃的整體理念是泉彩雅韻,在一副色彩交織的山水泉城的畫卷上,新舊動能核心區,中央商務區、西客站,古城片區等節點就是最閃亮的中心泉眼。創造和而不同的的城市面貌,充分體現濟南泉城的獨特魅力。
濟南城市建筑具體色調的制定,則結合濟南“山、泉、湖、河、城”的風貌特色,圍繞“湖光山色,淡妝濃彩”這一色彩主旋律,最終確定以“泉彩雅韻”為主題的顏色主基調,具體色調為雅青、雅黃、雅紅、雅白和雅灰五種色彩。而這五種顏色來源,則是珍珠泉、檀抱泉、朱砂泉、珍珠泉和黑虎泉泉水的不同色調給予的靈感。
《通則》在梳理城市在自然地理、人文歷史以及城市發展脈絡方面的基礎上,從空間美學色彩營造的角度出發,按照“素城彩市”的規劃理念,提出了包括城市色彩景觀、道路空間色彩、城市家具色彩、以及城市廣告色彩引導性管控導則,重點對建筑物提出了配色管控要求。
其中,“素城”以素雅、整體、調性統一的高級色調為主,主要用作城市建筑物的顏色基調。“彩市”則用飽和度較高色彩,對城市家具、店招店牌,植被綠化、道路等城市設施進行點綴。
老舊小區建筑立面有機更新
新建現代建筑禁用高艷度色
《通則》進一步對建筑分類采用的色調提出建議。其中居住型建筑主要突出溫潤、明亮的建筑特點,采用雅黃、雅紅基調。其中,三層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較低,對街道層面影響較大,因此色彩可適當豐富。多層住宅色彩應以穩重,溫潤為主,單一建筑建議豐富用色層次,大片住宅建議區分梯度,使色彩和而不同。
而高層居住建筑體積龐大,數量多,是形成城市背景界面的主要內容。因此用色要更加考慮到片區的整體基調,提倡建筑單體色彩統一而不單一的配色。
對于老舊小區建筑外立面陳舊、雜亂,立面色彩搭配較為隨意,店招店牌色彩雜亂等現象,
《通則》中還提出,利用構建裝飾墻面提升建筑審美度,結合城市有機更新,對外立面色彩及構建進行規整涂刷,與上位色彩基調相協調。空調機位有序規整,統一制作,統一位置,
依據該片區的色彩基調,結合建筑的形制,進行色彩合理的搭配,搭配原則可參考建筑體量的大小進行劃分。依據戶外廣告管理條例,對不符合要求的戶外廣告進行整改,對大小,材質,色彩進行合理的布置。
新建現代建筑色彩及材質應整體協調,禁止使用高艷度建筑材質。記者發現,《通則》中要求,主墻面禁用色主要包含中高艷度、高彩度的墻面用色;在未來的城市營造中禁止大面積使用的墻面顏色,在色彩搭配時應避免同時大面積使用兩種高艷度色彩以及紅綠,黃藍等對比強烈的互補色。對于地標性建筑,需專案色彩評審,一事一議。
濟南古城建筑避免冷白、冷灰色
商埠區鼓勵“老元素新用”
《通則》中對歷史文化特色區用色用材,也做出專門要求。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區古建筑色彩及材質需維持歷史原樣,修舊如舊。
濟南古城建筑以暖灰青磚,暖灰石材為主要材質,整體呈現暖灰色調,如芙蓉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 、將軍廟歷史文化街區、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歷史文化街區等。
未來在修繕過程中,保持建筑的原有用材、用色特征,避免出現冷白、冷灰色替代暖灰,單一顏色材料簡單覆蓋,應符合歷史文化街區青磚暖灰基調。
而商埠區應符合傳統風貌區的紅磚黃灰基調,鼓勵以“老元素新用”的手法,使其在保留傳統地域特色的基礎上更具現代感。面磚進行有機更新。目前,濟南商埠區色調呈低艷度暗紅色基調,非單一紅色,建議后期改造過程中使用質感仿磚涂料,或仿紅磚肌理。
據悉,《通則》于2021年5月21日正式對外發布,自6月1日起施行,為濟南市城市建設色彩的控制、引導與管理提供依據。(記者 李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