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2021年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在今年的廣東省兩會上,民進廣東省委會遞交了《關于發揚改革精神,加快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依法改造的提案》,對老舊小區改造提出先行先試、連片改造等建議。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答復。其中提到,今年內確保不少于1300個城鎮老舊小區開工改造,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
去年開工改造兩千個老舊小區
據了解,2020年,廣東開工改造老舊小區約2000個。“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超過1600個。今年3月,廣州、佛山、江門、梅州等試點城市參與起草省系列技術指引。5月,相關部門印發《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1-2025年)》和《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引》則正在制定中。
將探索建立社區工程師制度
答復函提到,下一步將加快編制《廣東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1-2025年)》,加強與養老、文化、教育、衛生、托育、體育、郵政快遞、社會治安等有關方面涉及城鎮老舊小區的各類設施增設或改造計劃,以及電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專業經營單位的相關管線改造計劃有效對接。指導各市加快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機制。
同時提到,對于堵點痛點,將借鑒其他省市的做法。針對電梯加裝難的問題,探索引進光伏企業捆綁免費電梯安裝;針對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探索引入社會資本、運用先進技術建設地下智能停車庫。
此外,答復函提到,將探索建立社區工程師制度。招募社區設計師或組建設計師、工程師等志愿者隊伍,參與指導項目設計與實施,推動專業力量進社區。(記者陳慕媛 通訊員邵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