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2021年度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開盤儀式的圓滿結束,珠海高新區的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獲得各界點贊。這一特色住房項目自2016年12月10日首次開盤以來,先后助力了1000多位產業人才安家高新區,首開先河地將產業人才與共有產權房兩個概念相融合、將人才獎勵與人才安居合二為一,高新區順利完成試點工作。
探索出體系完善的人才住房供應制度
推行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這是珠海高新區首開先河的“求索之路”。珠海高新區自2014年起提出了“鳳凰人才1+N系列計劃”,下大力氣吸引人才、發展產業,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2014年,住建部力推共有產權房試點工作,年初高新區就響應珠海市政府號召,在考察了上海、北京、黃石、成都等先一步開展了人才工作和創新基礎安居保障工作的城市后,結合自身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城市化配套不足,職住尚不平衡等特點,高新區多次組織專題會議討論研究,并于2014年11月、2015年2月先后印發了《珠海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珠海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管理實施辦法(試行)(修訂)》。
2016年12月10日,珠海高新區首個人才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惠景慧園開盤,當天200余批來自高新區100余家企業的各類人才成功地選到了自己心儀的房源,這標志著人才共有產權房項目成功落地。鮮為人知的是,從2014年底政策的“靴子”落下到政策真正落地,高新區“摸著石頭過河”,走了一條艱難的“探索之路”。執行其中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的高新建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他們先后走訪企業近1200家,組織宣講會逾300場,面向企業和員工對《珠海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管理實施辦法》(試行)進行充分解讀,最開始一些企業不理解、不歡迎,但很快結合政策本身的優勢,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的概念迅速為眾人所接受。首批人才共有產權住房項目自2015年下半年啟動企業資格申請,截至2016年6月,區內已有149家企業通過資格審核,提交資料的申請人更是突破了1000人。如今,300余家企業通過審核加入其中。“我們企業非常自豪區里有這么好的人才政策。”長園電力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盧小姐說,招聘時他們總是積極向應聘者推介高新區共有產權房住房政策,“實踐證明這個政策很‘圈粉’,有效地助力我們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盧小姐表示。2019年,為匹配高新區戰略發展方向,管理辦法再次迭代升級,提高準入標準,鼓勵人才在高新區內創造更大價值,印發《珠海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管理實施辦法》并生效至今。政策成功落地實施之后,高新區獨特的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引得各地政企同行前來一探究竟,深圳、廣州、惠州、中山,遠至內蒙古、重慶、南京等省區市都派員來訪參觀考察,學習項目落地的操作模式。
5年來不斷實踐,高新區憑借獨特的條件設置與極具吸引力的獎勵條件,吸引了大量人才落地,探索出一套體系完善的人才住房供應制度。優秀人才蓄力,助推企業發展、產業優化,也為高新區持續刷新的排名、不斷刷新的經濟數據作出了貢獻,5年間,國家高新區的綜合評價排名從2015年的第31位上升至第19位,“一區多園”營業總收入從1902億元上升至3475億元,唐家灣主園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46億元上升至268億元。
五年間推出1149套房源
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是珠海高新區人才政策“鳳凰計劃”的重要組成之一,五年間推出了惠景慧園、惠景怡園和惠景嘉園3個項目共計1149套房源,助力300多家高新企業吸納人才、留住人才,也見證著珠海高新區在發展的征程中揮就濃墨重彩的篇章。有業,有家,有房。大多數中國人傳統的“幸福觀”里,這三點必不可少。“買了房,兩個小孩終于可以來珠海接受教育,圓了我們全家的心愿。”嚴先生是金山公司的技術人才,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一直沒能在珠海買房,妻子帶著小孩住在老家的小縣城里,兩個孩子一個六歲、一個兩歲,嚴先生只能通過視頻與家人交流,把孩子接來珠海上學是一家人的心愿。當他得知高新區有針對產業人才的共有產權房的政策,他立刻報名參加了,共有產權住房跟商品房一樣,可以入戶、可以就學,這一政策對于嚴先生來說,無疑雪中送炭。經過嚴格的篩選,嚴先生獲得了購房資格,于本月11日的開盤儀式上選購了一套91平方米的三居室。“如果不是這個政策,我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團聚,孩子的成長是等不了的。”嚴先生滿心歡喜。在當天的共有產權房開盤儀式上,111位產業人才選到了心儀的新房。就職于健帆生物的蔡先生也是共有產權房項目的受益者,于去年購買了惠景怡園的一套98平方米的住房。“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可能會買到很遠,花費大量的通勤時間。”蔡先生一直居住在人才公寓,小孩的活動空間很小,收房后他們的生活質量將大大提升。“其實更多的是心態的變化,有了自己的房子跟租房還是不一樣,安心了,定心了,對高新區的歸屬感更強烈了。”蔡先生說。
高新區產業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由國有企業珠海市高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高新建投”)擔綱開發建設,其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三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惠景慧園、惠景怡園、惠景嘉園均考慮到青年人才們的切實需求,構筑了集住宅、商業、園林、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精英生活圈,除共有產權房外,高新區還為青年人才提供租賃型住房,目前已滿足約2700位人才的短期居住需求。
推出首個“四型發展環境”示范社區
結合珠海市各區實際特色和廣東省對人才安居提出的新要求,今年11月1日,珠海市印發了《珠海市人才住房管理辦法》,高新區順利完成試點工作,產業人才共有產權房政策圓滿收官。
珠海第一個適用《珠海市人才住房管理辦法》的項目,依然位于高新區,是高新區首個“四型發展環境”示范社區(京珠西A組團項目)中的人才住房項目——惠景沁園。該項目位于“四型發展環境”示范社區(京珠西A組團項目)內。這是珠海首個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環境友好型、文化包容型“四型發展環境”示范社區,用地規模達14.05萬㎡,建筑面積達46.77萬㎡,它集港灣5號科創園、人才住宅、人才公寓、幼兒園、鄰里中心等配套設施為一體,總投資預計達36億元,今年10月已動工建設,預計于2024年全面建成。這一社區采用連片開發的模式,實現城市級配套運營的“高新探索”,“緊緊圍繞人才友好打造新型產業空間、緊緊圍繞青年友好打造新新人類社區、緊緊圍繞環境友好打造綠色智能社區、緊緊圍繞文化包容打造人文交融社區。”據介紹,“四型發展環境”示范社區將安居、樂業、休閑、教育等青年人才的“剛需”有機結合起來,“在這里,港灣5號科創園將為人才們提供就業創業的場地;人才住房、幼兒園、鄰里中心等可以為他們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高新建投總經理潘峰介紹,“三年后,這個社區預計可以為4000~5000余名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在社區里就能同時實現安居和樂業。”潘峰介紹,社區將釋放2610套人才住房及1140套人才租賃住房將讓青年人才“安居”,面積達8萬㎡的港灣5號科創園則將成為珠海北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強磁極”,持續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為舒適便利、富有彈性的工作和生活空間,將以點連線、以線帶片,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記者陳治家通訊員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