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我省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保障和城鎮棚戶區改造等計劃任務的通知》。《通知》明確2022年山東計劃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89094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本建成3463套。
《通知》公布的2022年山東省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保障和城鎮棚戶區改造等計劃任務,全省計劃發放租賃補貼(含公租房和保租房)45855戶(含青島市),計劃新開工公租房1000套,計劃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89094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本建成3463套。
其中,計劃發放租賃補貼(含公租房和保租房)方面,濟南市、青島市、煙臺市排在前三,分別為13000戶,11000戶,10723戶。全省計劃公租房新開工1000套,均在青島。
計劃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面,青島市、濟南市、威海市排在前三,以濟南、青島為主。青島市2022年計劃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45000套,濟南市則為40022套,威海市則計劃開工2472套。此外,計劃在2022年基本建成的3463套保障性租賃住房均在青島市。
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為了有效緩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也是堅持租購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有力舉措之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提出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2021年全國多地公布的“十四五”時期住房發展規劃中都提出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明確,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山東2021年11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山東根據各市城區人口總數和住房需求等因素,將16設區市分為三類,有不同的發展方式和實現路徑。
一是濟南、青島2個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以實物保障為主、租賃補貼并重,多點布局帶動全域,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努力實現職住平衡。
二是淄博、棗莊、煙臺、濰坊、濟寧、泰安、威海、臨沂、聊城等9個城區人口總數超過100萬的城市,統籌實物和租賃補貼保障方式,結合資源稟賦和需求,合理用好相關土地支持政策,盤活存量資源,穩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三是德州、濱州、東營、日照、菏澤等5個城市,以租賃補貼為主,盤活市場存量住房,利用非居住存量閑置房屋改建方式,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根據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此前征集意見的《關于貫徹落實國辦發〔2021〕22號文件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試行)》,“十四五”期間,結合城市發展實際,濟南將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賃補貼和盤活政府閑置住房等方式,力爭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20.5萬套(間),占“十四五”期間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顯示,“十四五”末,青島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數量達到21萬套(間),占“十四五”期間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