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 正文

      曾風靡全國,如今卻被螺螄粉吊打:紅極一時的“過橋米線”,為何不香了?-天天快資訊

      2023-06-26 18:23:37    出處:鈦媒體APP

      縱有美食千千萬,一碗米線走天下。

      臉盆大小的碗,澆上熱氣騰騰的鮮美高湯,韭菜、豆芽、燜肉、肥腸等幾十種配菜調料依次排開任君選擇,呼嚕嚕將米線瘋狂吸入,排山倒海的味道齊齊奔赴著向口腔襲來——上頭、上癮,欲罷不能,給個神仙也不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南人“甩米線”的滿足感,就像河南人對胡辣湯的熱愛、重慶人對火鍋的執著、東北人對大醬的依賴,是融進骨子里的飲食文化。

      而在蕓蕓米線之中,又以“過橋米線”最廣為人知。作為和沙縣小吃、蘭州拉面比肩的中國快餐巨頭之一,過橋米線的門店曾遍布全國大街小巷。

      按說這樣一種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地方美食代表,到今天怎么都該做成不容小覷的大產業了。然而,事與愿違,隨著一間接一間過橋米線門店的倒閉,這個曾經粉面界的最強IP,淪為了過氣網紅不說,還被后浪螺螄粉吊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022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為600.7億元,快遞年寄量突破1億件;沙縣小吃年營業額逾500億元,門店超8.8萬家;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過橋米線相關企業雖然超過6.5萬家,但是存續、在業狀態的只有3萬多家。

      也就是說,超一半的過橋米線相關企業是吊銷或注銷狀態,往日輝煌蕩然無存。那么問題來了,這過山車式的反轉,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云南米線江湖,如何馳騁美食賽道?

      “云南”和“米線”這對官方認定的CP,天生就是絕配。

      作為中國米線第一大省,昆明八十年代的民間歌謠曾唱道:“打不盡的毛線,吃不完的米線”。足見當地人對米線的情有獨鐘。

      米線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被稱為“粲”,意為精米,起源于中原地區,隨著北方人向南方移民,類似面條的米線也就跟著開枝散葉去了。

      之后,米線便發展出兩個分支,一個是以云南為大本營的云南米線,另外一個就是遍布在南方各省的米粉,如廣西米粉、湖南米粉、江西米粉等。雖然原料都為大米,但米粉吃起來偏綿柔黏糯,米線則更水靈爽滑。

      最重要的是,云南有26個少數民族,有著豐富的香料、物產,賦予了云南米線獨特的風韻——大到一個市、一個縣,小到一條街、一家店,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米線,每碗都有自己的特色。

      光是烹飪容器就有小鍋、大鍋、砂鍋、陶罐等,制作手法包括燙、鹵、炒、煮、拌等,更不用提燦若繁星的云南“帽子江湖”。

      帽子就是澆頭,既可以有燜肉、鹵雞、鱔魚、葉子(炸豬肉皮薄片)、羊牛肉這樣的葷帽,也可以有酸腌菜、豌豆尖、豆芽這樣的素帽。一代又一代的云南人,就在饞涎欲滴的米線飄香中,活得快樂而瀟灑。

      與此同時,米線的美味蹤跡也遍布了整張云南美食地圖,幾乎云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米線代表作。玉溪的小鍋米線、昆明的豆花米線、文山的酸湯米線、云縣的土雞米線,尤其是鼎鼎大名的蒙自過橋米線,更是云南米線王國里的熱門明星。

      而過橋米線也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相傳300多年前,蒙自縣城的一位書生在島上日夜苦讀,他的妻子為送來的米線變涼而苦惱,某天機緣巧合下,妻子發現湯上浮著的雞油能聚熱保溫,便嘗試到島上用滾油燙熟切片好的食材,再放入米線,既解決了米線變涼問題,味道還更上一層。

      妻子于是如法炮制,天天經過一段曲徑小橋送來米線,直到書生最后金榜題名,成就佳話,這便是云南過橋米線的由來。過橋米線在2008年被列入昆明市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蒙自過橋米線的傳統技藝則在2015年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憑借著獨特的口感和歷史底蘊,過橋米線逐漸走出云南,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各地主打過橋米線的門店遍地開花。

      成立于2001年的蒙自源,到2017年底時,已在全國80多座城市擁有500多家門店,足跡遍布廣州、上海、北京、江蘇、重慶等地;同期崛起的阿香米線,2000年在山東淄博開出第一家店,2004年進入青島市場,到2018年底,阿香母線已在全國26個省146座城市開出了500多家直營店。

      此外,還有過橋源·雞湯米線、旗鼓村米線、大鼓米線、老媽米線等米線品牌,也紛紛在各區域崛起。

      過橋米線迎來了一段“高光歲月”。

      處境急轉直下,過橋米線為何失寵?

      和大部分網紅單品的境遇相似,在經歷爆火期后,過橋米線也碰到了發展瓶頸。

      云南故事,固然為米線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局限性。最矛盾的一點在于,正宗的過橋米線叫好不叫座。

      地道的過橋米線,從湯底、米線、配菜、吃法都大有講究,且與云南本土工藝難以分割。比如,作為過橋米線靈魂的湯底,強調高湯現熬,多用的是老母雞、大骨、老鴨、老鵝、宣威火腿等長時間熬煮而成。

      還有米線也是關鍵。過橋米線用的是云南特有的“酸漿米線”,即先用大米進行發酵,再經磨制、澄濾、蒸粉、擠壓制作而成,但做好的酸漿米粉不易保存,基本放一天就干了。

      除此之外,過橋米線還是真真正正的“功夫菜”。生雞肉片、生豬肉片、豬腰片、烏魚片必須切得“薄幾如紙”,而又完整無缺,才能使食材在推入高湯的瞬間熟透,不生不老,恰到好處。

      偏偏在餐飲行業,想要實現規模化、持續性的發展,又離不開去廚師化、標準化,過橋米線的“基因”,顯然與此背道而馳。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耗材,過橋米線逐漸被“科技與狠活”所取代,變得面目全非——濃湯寶、香精勾兌的湯底,價格更低廉的干米線,分量偷工減料的配菜,不正宗就算了,價格卻是節節看漲。

      在云南之外,想吃上一碗過橋米線,均價得花25-40元。但根據艾媒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選擇消費中式快餐的人普遍預算都不高,43.7%的人預算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的價格不超過30元。

      過橋米線的定價,正好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如果定位成平民快餐,動輒三四十元一份的價格太貴,分量又太少,缺乏性價比;定為為中高端餐飲,過橋米線“一人食”的分餐制,又并不適合宴請、聚餐。

      加上過橋米線講究對烹飪溫度的巧妙利用,需要按食物從生到熟的難易程度和高湯溫度的變化,有順序地放置不同的葷素配菜。

      想要追求儀式感,一頓飯至少半小時以上的就餐時間,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不算友好;而一股腦煮好端上來的過橋米線,又成了倒胃口的“過橋麻辣燙”,失去了那份活色生香。

      何況,過橋米線再好,也不是無可替代。對消費者而言,沒了過橋米線,還有蘭州拉面、重慶小面、廣東腸粉、沙縣小吃……多的是味美價廉的選擇。

      外賣的興起,又讓過橋米線徹底失寵。原因在于,打包的米線無論是賣相還是口感,都將大打折扣,更適合堂食,而偏清淡的口感,又與這個“食辣”時代格格不入。

      “過時”的過橋米線,不可避免地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風光不再。

      被螺螄粉吊打,云南米線能翻身嗎?

      更致命的是,一旦離開原產地,云南米線就成了沒有護城河的生意。

      云南的地理標志性品牌“過橋米線”并沒有統一的“標志”認證,這就導致過橋米線的經營七散八亂,出現各自打天下的局面。還有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餐飲企業混跡其中,大大影響了過橋米線的口碑和聲譽。

      且直到去年5月,云南省健康委員會才發布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過橋米線餐飲加工衛生規范》。但讓人失望的是,這個規范解決的是比如“裝米線的碗宜選用直徑大于22厘米的陶瓷器皿”一類的的技術問題,并未上升到品牌維護、產業發展等戰略層面。

      就算只是行業最基本的標準,在省外仍意見難以統一。據紅星新聞走訪探店報道,程度5家過橋米線店,不知情的就有3家,還有一家過橋米線店的廚師甚至直言:“這東西有什么規范,我又不是協會成員,它怎么處罰我!”

      米線生意的日漸式微,也讓曾經主打米線的餐飲們紛紛轉型,變成了多元化快餐門店。帶著濃厚云南元素的蒙自源,很早就在菜單上增加了米飯快餐類產品,比如臘味筍干飯、梅菜扣肉飯、風味小炒過橋飯等。此外,蒙自源還增加了糍粑、小酥肉等常見小食,以及椒香雞翅、藤椒雞肉串等燒烤產品。

      大鼓米線也在菜單上推出了各種“煲”,取名“全聚”系列,比如全聚牛雜煲、全聚牛腩煲、全聚雞爪煲等;阿香米線則增加了米飯、刀削面、土豆粉、南昌拌粉等,昔日作為主打的云南米線越來越邊緣化。

      相比于云南米線的“坎坷”,“后輩”柳州螺螄粉則稱得上是高歌猛進。憑借鮮、香、辣的強烈風味,螺螄粉搭上了流量快車,依靠“一傳十,十傳百”的帶貨效應,迅速風靡全國。

      柳州政府捕捉到了這一契機,全方位通力支持,迅速將螺螄粉產業打造出圈。無論是政府牽頭制定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使“柳州螺螄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還是從建立螺螄粉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到打造螺螄粉原材料基地的全產業鏈建設,讓螺螄粉實現了預包裝技術突破,繼而走向全國。

      又或是市政府領導親自直播帶貨到孵化淘寶村,推出“柳州螺螄粉美食節”、“螺螄粉小鎮”,層層遞進地打造“柳州螺螄粉”品牌形象,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從街頭小吃升華為大產業,螺螄粉的后來居上,既有強大全產業鏈條做支撐,又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做后盾,還有踩準消費紅利的精準營銷做媒介,最終厚積薄發,暢銷全國乃至海外。而這些“能力”,恰恰是云南米線所欠缺的。

      從目前來看,云南米線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還處于落后和散弱的局面,質量良莠不齊,生產效率低下。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屈指可數,能真輻射全國的更是鳳毛麟角。

      但這些并非無法克服的問題。在《云南省促消費穩增長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已明確提出“積極培育本土品牌”,意在推動云南過橋米線等特色餐飲走出去,將進一步加快以過橋米線為主的米線產業標準質量體系建設。

      且2020年以來,云南一直在積極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的建設,解決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的問題,盡最大程度保證“原汁原味”。

      米線雖不屬于強勢品類,但勝在廣譜性高,市場前景仍大有可為。未來,云南米線能否再度煥發生機,交出一份全新答卷,不妨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新周刊《云南美食的名片,混得比螺螄粉還慘》2.紅餐網《粉面大熱,云南米線卻不香了?》3.風味星球《在云南米線面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4.擁抱印度洋《云南米線為什么不是千億級產業,難在哪里?》

      關鍵詞:

      相關內容

      消費
      產業
      行業頂流配置,無愧旗艦輕客,江鈴福特新款輕客曝光 傳承近60年造車文化的江鈴福特,始終在輕客市場引領行業發展,更是
      巔峰極速漂移技巧 漂移教程分享 很多玩家之前沒有接觸過賽車游戲,突然接觸巔峰極速,那么很多的彎道你
      長江禁漁 | 男子用地籠非法捕魚被大足警方當場查獲 當前熱點 近日,重慶大足區公安局龍水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龍水鎮黃家壩附近
      焦點短訊!官方指導價8.99-12.79萬元 江淮釔為3正式上市 6月16日,江淮釔為官方正式公布了旗下純電動小型車——釔為3的最終價格
      基金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avtt亚洲天堂|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熟妇av一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ts人妖网站|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