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錯失恐懼癥”。主要是指信息焦慮,也就是我們總擔心失去或錯過什么的焦慮心情。
在生活里的副作用就是:讓我們不停地刷視頻、刷朋友圈、刷社交網絡,生怕錯過一些什么信息,少了一些談資。
往往這種情況下,手機以及各種手機軟件作為便攜的信息載體工具,為幫助我們獲取信息而被過度利用。
要知道,手機(APP)依賴癥,真的會毀掉一個人的!
所以,我建議所有女孩,學會給自己的大腦做減法,學會給手機app斷舍離,只有這樣,才不至于成為手機的奴隸。
?
1.你對app的「上癮」
其實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你是否認同,現在是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
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我們每一次搜索、點擊、評論,甚至是在某一個頁面某一個視頻多駐足10秒,都會被大數據抓取,存入數據庫。
大數據就像是一只無形的手,通過數據分析,將我們得喜好掌握的很透徹。
系統會根據分析結果,連續不斷的給我們推送感興趣的內容或視頻,而這些信息,都是大數據的系統為我們量身定制的。
如你可能只是想做某一道菜,然后搜索教程,停留的時間越長,喜愛程度越深。進而會給你推送各種美食教程,讓你深陷其中,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
手機和app作為信息的載體,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沉迷于手機,不知不覺就浪費了許多時間。
試想一下,因為對各類app的依賴,只要收到一條信息推送,我們就會立刻被吸引過去,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各種APP上,是不是很可怕?
而這是因為,人類大腦對于不可預測性,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
簡單來說,每一次手指滑動都有開盲盒的快感,大腦對這種快感會很上癮。殊不知,此時,我們已經陷入app設計的上癮陷阱了。
對手機app斷舍離,不是簡單的“扔東西”、卸載app,而是通過整理手機,丟掉雜物,整理那個我們看不見的內心世界,丟掉內心世界過多的執念。
在手機app上做減法,在精神上做加法。
2.30天數位大掃除,
?讓你不再沉淪于app
《斷舍離》中有句話說:“想要讓生活變得快樂,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扔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
卸載app也同樣如此,整理不必要的app,清理內心不必要的執念!
可以問問你自己:哪些app是你停用30天也沒關系的?
或者到手手機軟件后臺看看,哪些你經常使用,哪些你30天內一次也沒打開過,哪些你只是下載了,一次也沒用過?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生就是一個刪繁從簡的過程,真正的聰明人從不拘泥于外在,而是適時調整自己。
比如手機中的各種娛樂消遣軟件:某紅書、某音、某手、某博等;
購物消費軟件:某寶、某菇街、某東、某品會等;
拍照修圖軟件:某圖秀秀、某油相機、某天修圖、某甜相機等;
就僅僅這些軟件,一旦打開,看其中一個內容,或者一個視頻,隨之不斷的就是層出不窮的推送。
太多的軟件,其實下載的必要性不大,唯一的作用就是不斷的浪費我們的時間,消耗我們的耐心,讓我們沒有辦法專注于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
早點覺醒,果斷卸載,早點專注于真正值得的事情,生活才不會虛度,人生才有其真正的價值。
3.比起app,
更值得關注的是自己和身邊的人
我們斷舍離的最終目的是:“隨著不斷縮減自己周邊的雜物量,培養[珍惜當下,緣盡放手]的意識。東西越壓縮,就越激發對當下的人、事、物的珍愛之心。”
比起刷手機、在手機軟件上浪費時間,看似快樂,實則是一種自我放棄。
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好,明明清楚一味地沉迷于軟件中是自我消耗,可就是控制不住,進而越發依賴手機,依賴各種app。
我們越是依賴手機,越是想要看各種視頻和消息,越是容易分心。
對真正需要花時間心思要做的事情分心、對家人不傷心、對朋友親人越發敷衍,到最后,可能什么也沒得到,唯一的感覺就是空虛,無盡的空虛。
而我們治愈內心空虛的唯一辦法,就是繼續刷手機,徹底在手機app中的各種復雜紛繁的信息中尋求安慰。
卸載毫無用處意義不大的app,其實就是在幫我們從不敢到敢、從沒有安全感到自己給自己安全感的一個過程,幫我們不斷的積攢能量,以至于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可以果斷的做出決定。
一直很贊同一句話:“只有丟棄生活中那些看似重要,其實并不重要的90%,剩下的真正重要的10%才會讓我們收獲更多。”
我身邊就有一個很勵志優秀的朋友,卸載了手機上幾乎所有的娛樂消遣app,朋友圈也關閉了。
但他說他并不覺得無聊,反而覺得很充實。
因為他有他的放松方式~
空閑時間他就看書,看紙質版的書籍,或者在微信讀書中看電子書;
在公眾號找各種和專業相關的講座,聽各個高校教授的講座,學習新知,充實自己;
手機中肉眼可見的唯一的消遣方式就是微信視頻號,偶爾刷刷視頻,看看喜歡的美食;
猶記得他說他最喜歡的就是在電腦上,用騰訊視頻看各種經典電影、演講和記錄片,受他影響,我也愛上了看記錄片;
他還讓我敬佩的一點,就是他在和家人親戚在一起時,幾乎不看手機。
他可以完全自由的控制自己,最大程度上減輕對手機的依賴。
好多次我發現,尤其是和許久不見的奶奶在一起時,他甚至會忘了手機這回事,直到有人著急給他打電話。
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真正優秀的人,早就開始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他們知道真正的快樂是那些能夠帶給自己成長、提升和充實自己的事,而不是各類app上短暫的“奶頭娛樂”。
不懂得給自己做減法的人,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將所有的事情都置于平等的地位時,只會容易分心,分散注意力,只有專注于真正重要的,才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與其整日刷著手機,在空虛焦慮中惴惴不安,不如卸載那些app,當你真正做到后,你會發現,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身邊有趣的事情太多了,何必一直沉迷于手機不可自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