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高分比較多,像700分以上河南有74人,浙江有259人,而600分都不一定能上“211”大學,很多曾經趟過高考這條河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資料圖)
今年各省過600分的人不少。山東24346人,浙江高達52956人,河南26375人,河北18408人,四川23304, 重慶7744人,江蘇36865人,安徽17128人,湖南17012人,北京10348人,等等。
我們無需比較各省考600分人數誰多誰少,沒有可比性,因為各省高考總人數不同,本科、一本和重本錄取比例也不同,還有試卷和閱卷尺度也不同。但這么多不同,不妨礙很多地區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高分比以前更多了,高分比以前更難上好大學了。
就以湖北為例。
湖北有兩所“985”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很多湖北人都應該記得,華科大以前的普通批分數線一般為610多點,而現在至少620了。
我把華科大近六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對應位次列了一個表格。從表中可以看出,2017理科為612分,后面幾年分別為638、632、644、643、625分,近五年最低為625分,而今年按照位次看的話應該不會低于640分。
其實錄取分數線對應的位次變化不大,近六年理科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也只相差1000多名,文科只相差200多名。
以前,考生看到自己考了620分,就覺得省內“985”大學穩了,而現在,想進省內“211”大學都還要小心翼翼地選擇專業,因為有的專業這個分根本夠不著。
一個朋友的孩子今年考了618分,他們一家人還挺高興,可是一看排名傻眼了,這個分數在物理組排在第12077位,華科大和武大就別想了,“211”大學武漢理工也不容易。
孩子想學法學,于是想填報本省的“211”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可是,中南財大法學專業去年分數線是575分,對應的位次是8940。就很離譜,他今年的分數高于這個分數線43分,但位次退后了3137名。他本來想沖一沖中南財大,但這個志愿很可能無效,看他有沒有希望撿漏成功。
所以,他給自己加了一道保險鎖,又填報了一個外省“雙非”的西南政法大學。
不止湖北,其他省份像江蘇、浙江、湖南等省份的情況也差不多,好多人都在感嘆如今600分竟然讀不了一所“211”!
有人會說,現在高考看排名,又不是看分數,看分數沒有意義。
可是,這么高的分數卻讀不了以前可以讀的好大學,這會無形中增添一種緊張感,就讓人覺得現在的教育越來越卷了,讀書越來越難了。這又何必呢?
那么,為什么高分越來越多了呢?
首先應該與賦分制有關。有了賦分制之后,高分就多了起來,而低分不僅變少了,還有了托底的30或者40分。不知道高考為什么要用這個賦分制,考多少分算多少分不好嗎?也許是為了讓有些考生的分數看起來好看一些,但分數高了而錄取率不變,分高又有什么用!
其次可能與重視教育有關。現在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盯得比較緊,而孩子呢,平時在學校學,放假了還要去補課學,成績不好才怪。
當然,可能還有別的因素,而不同的省份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浙江外語可以考兩次。
不管怎么說,現在高分扎堆,高分又多,會讓人略感不安。當然,我們的高考還是很公平、公正、嚴格的,以比例為錄取標準也很公平,它直接跳過了教育資源和試卷的差異,這點還是很好的。
你們省情況如何?你希望高分越來越多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