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股票 > 正文

      中國開源,邁入新生代

      2023-06-27 23:10:39    出處:微信公眾號:腦極體

      提到中國開源,大家會想到什么?

      “追隨者,而不是創造者”“國外一開源,國內就自主”“全球開源社區里的nobody”……如果你帶著這些“刻板印象”,參加近兩年國內的開源活動,極大可能會受到不小的震撼。


      (資料圖片)

      中國軟件從業者、企業和開發者們,從來沒有停止奔跑,用一點一滴的貢獻,刷新著中國開源力量在全球開源生態中的存在感。

      可以肯定的說,如今的中國開源,早已不同往日。

      有一組數據是這樣的,中國企業使用開源技術已經成為主流,中國開發者的源代碼貢獻量超過40%,GitHub上全球開發者超過1億,其中中國開發者超過1千萬,居全球第二位。

      對中國軟件開發者來說,開源早就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產業接受度、人才儲備和開源意識都格外充沛。但同時,如何發揮開源價值,獲得更大的回報,依然是很多人略感迷茫的問題。

      這個階段,讓我想到了“新生代”這一歷史時期。

      6500萬年前,第五次生物大災變以后,地球的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地球上的生命試圖重建一個穩定而繁榮的生物圈,整個地球開始呈現出新的樣貌。而新生代并不是一開始就達到全盛的,是隨著氣候逐漸變得涼爽適宜,大面積地區被草原覆蓋,使得新生命形式能夠不斷進化,填補生態位,最終讓新生代的生物高度繁盛。

      中國開源事業,也來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接下來的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培育適宜開源的氣候環境,讓技術應用因進化而迅猛發展,激發中國的創新活力。

      繁榮的“新生代”,需要怎樣的氣候環境呢?我們可以從中國開源的晴雨中,感受一下。

      01 晴看天:中國開源的新氣象

      關于開源的概念和歷史,近年來已經被反復科普過,一言以蔽之:開源是以理想主義為源起(自由開放協作),以商業化為蓬勃助力,匯聚群體智慧的軟件開發模式。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開源的創新潛力和產業影響力,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幾乎在每一個呈壟斷性的軟件領域,都會有對應的開源版本作為開放創新的源動力。

      中國開源事業,經過多年孕育,也從混沌初開,迎來了一片廣袤的晴空。

      *階段:天地初開,理念認知期,使用開源。

      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10年左右的漫長歲月中,開源從“自由軟件”的理念初興,到商業模式日漸成熟,大型企業開始意識到開源的價值并積極投入其中,涌現出了安卓、紅帽、GitHub等一大批商業成功的案例。而這個階段,中國開源開發者很少,大多是以個人參與的形式,加入國際開源社區和開源項目中,廣泛使用開源軟件,更多是以學習者、追隨者的角色。

      第二階段:天光乍現,貢獻生產期,貢獻開源。

      2010年后,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建立在協作基礎上,面向互聯網環境的“開源范式”在中國快速成長,中國開發者開始在開源項目中產生大量貢獻,中國企業也開始成為開源世界中的重要貢獻力量。2017年,Github上的中國開發者規模就躍升到了全球第三位。

      第三階段:晴空萬里,產業培育期,引領開源。

      2020年至今,數字經濟在中國快速推進,開源事業發展也格外迅猛,吸引了多方力量共建。

      政策牽引,政府出臺政策支持開源發展。

      企業擁抱,不同規模的中國企業都開始擁抱開源戰略,大的有華為、阿里、騰訊,小的有各類軟件開發公司和垂直云服務商,參與到國際開源基金會,貢獻大顆粒的開源項目,開始做數據庫、操作系統、開發工具等底層基礎軟件開源,項目初始就開始考慮要捐贈給CNCF、阿帕基金會等,組成了一支立體化的產業梯隊。

      社會共識,開源不再局限于自由軟件價值、商業價值,開始釋放出“創新源動力”的社會價值,吸引各方投入開源、捐贈開源,大量社會資源涌入。多重合力之下,中國開源產業格外蓬勃,中國面孔開始在各類開源基金會中,擔任更為重要的角色。

      從現狀來看,中國開源走過了洪荒歲月,終于打開了一片廣袤的產業天地,迎來晴空萬里。

      那么,這三五年的迅猛發展,是一時運氣嗎?換個角度問,中國開源崛起的基礎,是真實穩固的嗎?能支撐接下來的產業高速增長嗎?

      答案是:yes。

      中國開源的崛起,有四塊基石來作為支撐:

      *,數字化的市場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認為,在確定性的創新和面對明確用戶時,更適合自上而下的工程范式,可以滿足軟件開發的時間和成本控制需求;而不確定的創新,需要自下而上的開源范式,通過群智涌現來創作源代碼。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的現場演講)

      如今,各行業都需要能夠深度融合數字技術,其中有非常多的空白地帶和新技術,傳統軟件工程的開發模式由某一個企業主導,是很難充分探索的,必須通過開源“報團取暖”,發揮群體的智慧,探尋更好的、更符合時代需求的軟件技術。

      第二,軟件鑄魂的必要性。

      數字化時代,“軟件定義一切”,國際開源協議需要存在不可預估的潛在風險,將數字世界的軟件之“魂”留在中國開源平臺上,變得格外迫切。更多開發者、參與者開始挖掘國產化商業機會,給中國開源生態注入發展動力。

      同時,中國企業也正在補全基礎軟件等關鍵環節,以前中國企業參與開源,大多是偏上層應用的項目,現在開始做底層數據庫、操作系統等更難的事情,這也對國產軟件行業起到了支撐作用。

      第三,開源產業化的成熟。

      開源一定要有產業化的基石,形成商業回報。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中國產生了大量先進的解決方案,被貢獻到開源社區,或直接開源開放出來,讓開源成為中國軟件服務行業新的市場撬動點。我們曾采訪過一位投資人,對方表示,目前軟件領域的ToB創業項目,如果還以閉源的方式做,幾乎沒有公司愿意投。可以說,開源正在展現出清晰的商業價值,讓開發者有更充分的理由加入開源,收獲成功。

      第四,開源人才的大量供給。

      大量外企和國內企業的開源崗位,培養了一批開源人才,開源開發者增速很快。中國年輕一代的開發者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交際能力,開始主動融入Github等全球協作,參與到開源項目。

      回看來路,會發現中國開源是站在全球開源前輩和技術高臺上發展起來的,用全球開源智慧讓自己變得更好,再將創新反哺給世界。

      望向前方,開源是中國數字經濟的基石,帶動國產軟件行業進一步興旺,下一程風光無限。

      02 雨看路:新生代,新階段,新問題

      邁入新生代,萬物將興,靈長類覺醒,產業欣欣向榮之際,中國開源接下來是否就一片坦途,沒有陰霾和隱憂呢?

      新生代的全盛時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氣候條件合適的前提下,新生命才得以不斷進化。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開源的高速發展,當下仍有一些前置條件,是不足的:

      首先,低水平的重復造輪子太多,有競爭力的技術新物種太少。

      一個熱帶雨林里不能都是兔子、蜂鳥等小型物種,也要有老鷹、大象、犀牛之類的“大型生物”。目前,國內開源中低水平的“重復造輪子”很多,而且低水平的重復太多。大量開源項目集中在應用軟件等上層,開源軟件發布平臺SourceForge托管的項目中,66%沒人下載、沒人使用,持續被關注的開源軟件很少。真正具備應用價值和競爭力的基礎軟件,底層創新和開源項目,還是不夠多。

      其次,“可信”有余,“創造”不足。

      國產開源軟件的機會,很大程度集中在國產化替代和“信創”。中國開源軟件的自主可信度自然是極高的,但更多著眼于達到國際同等水平,在創造力、創新性方面要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還需要進一步聚集力量,向根技術、元創新使力。

      另外,開源之路清晰,商業之路模糊。

      掌握了開源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更大的商業空間嗎?也未必。

      一位國產軟件公司的創始人曾告訴我,他們是做海外SaaS服務的,在當地人生地不熟,基于一些影響力大的開源項目源代碼上進行開發,可以快速打開知名度,了解開發者的習慣,更快讓客戶接受,為商業化加速。但是開源并不是商業化的護身符,不一定開源了就能掙錢,企業的本質還是做好軟件和服務,而且開源項目的分支多,各種版本的發布、跟進、迭代對企業來說也是成本。想要真正讓開源釋放產業價值,實現商業化,僅僅開放源代碼是不夠的,產品的打磨、商業資源的對接、軟件的更新迭代等,需要更長周期和精細化的扶持。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中國軟件工程師規模很大,但新型人才數量不足。

      或許很多朋友認為,中國有幾百萬軟件工程師,應該不缺乏開源人才,其實不然。

      一方面,開源概念迄今已經五十多年,中國開源的活躍也就是這三五年的事情,所以對開源的認知、協作的信任度、參與途徑的門檻等,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我們接觸過不少零基礎AI開發者,或者其他行業從業者,一開始都沒聽說過開源社區,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學習。

      另一方面,新興技術與產業結合,傳統的人才供需關系被改變,新型人才缺口則被迅速拉大。今天,軟件工程師不只要有編程的技能,還要將創造性作為職場競爭力的核心,理解企業需求與業務場景。而創造力的培養,技術和應用場景的結合,對傳統教育是極大地挑戰。

      以上這些問題與挑戰,可能只是中國開源在新階段的一些側面與縮影,而應對這些問題與挑戰,需要的不僅僅是具體問題的逐一突破,而是政產學研用各個角色都參與其中,營造一個適宜中國開源繁榮的整體氣候與創新氛圍。

      03 晴雨皆悅目,途遠亦須行

      無論如何,經歷了學習開源——使用開源——貢獻開源——引領開源的過程,中國開源事業漸入佳境,前進的方向是不可能回退的。那么接下來,只有加速營造一個適宜的氣候,讓“新生代”的開源生態繁榮起來,演化出一個又一個新物種。

      繁榮生態能夠做的事情有很多,這里我們希望強調一個最為核心的基礎設施——開源平臺。

      重復造輪子、缺乏重度創新、開源商業化不清晰、人才不足……這些問題的根本,是缺乏一個平臺,可以將政產學研用各界力量匯聚起來,集中力量把該做的東西做好、做到*。

      當中國開源發展到了高水平階段,一定要有一個具備世界影響力的開源平臺。

      這樣的平臺,需要具備幾個特質:

      1.開放,開放,更加開放。一位開源老兵表示,國內開源平臺要做大,還是應該把格局放的再大一點,把開放做的更加*一些,讓開發者沒有后顧之憂,來去自由。企業是開源的生力軍,目前中國企業之間各玩各的,相互協作還不夠,更寬廣開放的心態,才能把生態構建起來。

      2.技術上做的足夠好。引領開源,也需要專業的能力,需要中國企業在技術上做的足夠好,持續創新,為開源平臺帶來高質量、高效率的貢獻。尤其是云計算、AI等領域,借助開源快速迭代,滿足國際化、技術主流市場的技術需求,開源平臺扎根在中國,未來可以面向全球,把國際的開發者吸引到中國來做貢獻。

      3.社區友好度。有位資深的軟件開發者告訴我:“什么是好的軟件?開源之后社區熱鬧的軟件,就是好的軟件。”對于開發者來說,初期需要較低的學習門檻,流暢易用的開發工具,強大的社區資源和高效反饋的討論環境,來幫開發者快速上手。到了商業化階段,需要面對客戶,了解需求、梳理痛點、定義產品,這個過程倒逼開源的開發者跟客戶打交道,社區中企業的參與能夠幫助開發者更快地適應市場、對接資源,完成商業轉化。

      中國開源跨越*周期,已經不是有和無的問題,開始呈現出全新的樣貌,需要開始回答更高階的問題:項目數量多少、代碼質量如何、影響力多大……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無論面對的是晴天雨天,中國開源的步履始終不停,一步一個腳印的寸進,終于抵達了新生代。

      數字時代的開源舞臺,中國面孔已經站到聚光燈下。

      關鍵詞:

      相關內容

      消費
      產業
      《都市魅影》游戲找小孩 小孩在哪里 都市魅影大叔的孩子在他的家中。可以得知這是一個問句,而且是關于都市
      焦點短訊!甬金股份: 關于子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換發營業執照的公告 甬金股份:關于子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換發營業執照的公告
      知識產權工作走在江蘇前列,揚州首獲省政府督查激勵表彰_視焦點訊 揚子晚報網6月27日訊(通訊員揚市監記者陳詠)記者27日從揚州市市場監
      德天空記者:拜仁專注引進凱恩,球員需告知熱刺自己想離隊 德天空記者:拜仁專注引進凱恩,球員需告知熱刺自己想離隊,拜仁,德甲,
      基金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 亚洲 国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