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沿著河湖看新疆】
工人日報—中工網 記者 于靈歌 吳鐸思 趙琛
8月30日傍晚時分,記者來到新疆哈密市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在其中的人民公園,樹木成蔭,水聲潺潺,涼爽宜人,不少市民正在鍛煉、休閑。
人民公園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一直以來是哈密各族人民群眾閑暇時避暑、娛樂的活動場所。2021年,原人民公園片區進行提升改造,改造面積約14.43萬平方米。
80歲的哈密市民徐阿姨家住人民公園附近,見到記者時,她正在公園里練習著八段錦。她向記者回憶,早年間人民公園河道狹窄,綠化面積也偏小。“近幾年改造后,公園環境更優美,水體更清新,植物種類也豐富了,我們生活在附近常常來這散步,感到很幸福!”
這得益于哈密河生態恢復工程。該工程是哈密市“頭號”工程,重點民生項目,也是市委、區委落實“兩山”、新疆治水興水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的具體實踐。哈密于2019年啟動實施哈密河生態恢復工程,加快哈密河綠洲生態恢復。項目總投資7.04億元,目前已建成北起延安路、南至環城路,面積達5300畝的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
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以“綠網潤城,錦繡哈密”為主題,對哈密河流域進行生態恢復,建成豐裕園、豐潤園、豐雅園、同心園、豫園、復興園、人民公園、千柳園、百草園、山水園以及全民健身廣場、迎賓廣場等不同主題的“十園兩廣場”。兩條綠色水系廊道南北貫通,26公里健身慢行步道全線環繞,19萬平方米科普植物園、20余萬平方米開敞空間向市民開放,新增綠地2157畝,綠化率由18%提高至78%,是各族群眾休閑娛樂、康體健身、享受美好生活的“天然氧吧”。
如今,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水岸河清風光美、特色彰顯韻味濃、通暢親水百姓樂的生態公園、文化公園、民心公園、團結公園。 “通過治理,我們發現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在公園中覓食。白鷺被世界環保組織喻為空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白鷺棲息地方對環境要求很高,這也說明我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變為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地方。”哈密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宋占士介紹。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