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晚間,鑫鉑股份(003038)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定增募資不超過13.45億元,用于年產60萬噸再生鋁項目、數字化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
在多個募投項目中,年產60萬噸再生鋁項目無疑是“重頭戲”。根據預案,本次定增擬募集的13.45億元中,8.93億元將投向前述項目,占比66%;數字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金額分別為4921.9萬元、4.03億元。
事實上,鑫鉑股份早在2022年10月便宣布將在天長市安徽滁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建60萬噸再生鋁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及自籌資金,本次定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前述項目資金壓力。
目前,年產60萬噸再生鋁項目已經天長市發改委備案完成,環評及項目用地手續正在辦理中。按照計劃,項目將分三期投產,預計時間分別為2023年12月底、2024年12月底、2025年底。經測算,項目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2.52%,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為10年。
鑫鉑股份深耕工業鋁型材、部件及建筑鋁型材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認為布局再生鋁產業不僅能夠有效保證原料供應,更能降低鋁棒材料成本,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雙碳”背景下,電解鋁因高耗能、高排放被國家列入限制發展產業,產能擴張受限,預計我國電解鋁遠期產能被鎖定在4500萬噸左右,而目前有效產能疊加待投產能已接近天花板,下游鋁加工企業或將面臨原料供應風險;而再生鋁作為電解鋁替代品,具備低能耗、低污染優勢,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根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2025年再生鋁產能將達到1150萬噸,據此測算,2021-2025年我國再生鋁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5%。
另一方面,廢鋁存量市場足夠大,能夠有效支撐再生鋁行業規模。據安泰科數據,截至 2021 年底,全球金屬鋁的蓄積量已經達到16億噸,我國鋁的蓄積量達4.2億噸。按照 75%的可回收率測算,全球鋁使用存量近12億噸,我國鋁使用存量近3億噸,而隨著相關鋁制品報廢高峰到來,預計我國廢鋁產生量將大幅提升。
當前,鋁材加工的通行定價模式為“公開市場鋁錠價格+鋁棒加工費”,而在成本構成中,鋁棒占比超80%。鑫鉑股份若能通過自產和外購廢鋁進行再生鋁的產業化生產,材料成本較直接外購鋁棒更低,成本優勢凸顯。
預案顯示,年產60萬噸再生鋁鋁棒將用于生產鋁型材,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光伏、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等領域。
作為頭部光伏鋁型材邊框企業,鑫鉑股份已進入晶科能源、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等頭部光伏企業供應鏈。按照規劃,公司2025年底在光伏鋁邊框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將達25%以上。在汽車輕量化方面,鑫鉑股份目前約有5%產能用于前述領域,同時規劃了年產10萬噸新能源汽車鋁部件項目,主要產品方向為電池托盤、前后保險杠、門檻梁等新能源汽車鋁部件,其中一期5萬噸產能預計量產時間為2023年6月。
鑫鉑股份表示,隨著光伏、新能源汽車鋁部件及高端建筑鋁型材項目產能陸續釋放,至本次擬投建的再生鋁項目完全達產年,公司鋁型材產品產量預計將超60萬噸,若考慮生產過程中損耗情況,預計至少需要70萬噸鋁棒,本次新建的60萬噸再生鋁鋁棒產能能夠實現內部消化。
業績表現方面,鑫鉑股份充分受益光伏新能源行業高增紅利,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84億元,同比增長76.81%;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59.58%。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