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警方接到多起群眾報警稱,被騙子冒充客服詐騙,損失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辦案民警通過對案件進行串并分析后發(fā)現,騙子利用受害人對備用金功能不了解的情況做起“文章”,進而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9月中旬,家住廬江縣的小李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快遞客服”,說小李網購的一件40多元的貨物丟件了,要對小李賠償82元。
【資料圖】
“當時她說出了我的姓名、快遞等信息,我就相信她了,認為她是真的客服”小李告訴記者說,“當對方說還能雙倍賠償時,我還挺開心的”。
接著,“客服”稱已將理賠金轉入小李的支付寶備用金。小李不了解的是,備用金是支付寶借給用戶臨時用的錢,每次只能固定取用500元,和退款賠償沒有任何的關系。
接著,對方以“違規(guī)超額取用”為由,要求小李退還多余的資金。小李按照對方要求將418元轉賬至對方指定的個人賬戶后,原以為理賠結束的小李被“客服”忽悠,她的芝麻信用分過低無法關閉備用金自動扣款功能,每個月都會被扣500元,進而會影響征信。
聽客服這么一說,小李一下慌了神,便在“客服”“指導”下先后將38000多元轉到對方指定的“安全賬戶”以免被“凍結”。
等到賬戶內的資金全部轉入對方指定的賬戶之后,小李再和對方聯(lián)系時,發(fā)現自己被拉黑了。
意識到自己被騙,小李遂向轄區(qū)公安機關報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千變萬變,遇到以下關鍵詞的,就是遇到詐騙了:主動來電自稱客服、產品瑕疵質量問題、快遞經過高風險區(qū)域要銷毀、安全賬戶、退款賠償。
反電詐民警支招:
?網購的正規(guī)退款流程一律是在官網或官方App上操作。凡是接到自稱是客服的電話都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先到正規(guī)網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guī)渠道獲取官方電話核實。
?凡是主動來電聲稱購買的商品質量有問題要退款或快遞丟失損壞要退款,誤操作成會員或代理每月要扣款,要求驗證銀行卡的都是騙子;
?凡是以任何理由要求轉賬或提供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的,都不要相信,更不要按照對方指示操作;
?如果遇到疑似詐騙無法自行判斷的情況,請撥打96110或者110進行咨詢。一旦發(fā)現上當受騙,保存好證據并及時撥打110報警。
?一個陌生電話或短信,都有可能讓你落入電信網絡詐騙的陷阱。為從源頭上阻斷騙局,合肥警方建議您及時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及時攔截異常電話和短信,還可以對聊天對象身份進行輔助驗證。(合公新 記者 張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