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記者從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宣傳部門獲悉,10月30日繁峙縣新增3例確診陽性病例,該縣累計確診陽性病例20例(均為輕型)、無癥狀感染者74例。
據山西省疾控中心技術分析確定,此輪繁峙縣砂河鎮疫情病毒基因測序為奧密克戎BF.7變異株,與內蒙古自治區9月28日以來暴發疫情的病毒基因為同一系列,在山西首次發現。
10月30日7時,繁峙縣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全縣共設置采樣點267個、采樣臺450個,配備614名醫護人員、860名服務保障人員、37名檢驗人員,投入3輛移動P2+核酸檢測車、17輛樣本轉運車,確保快速、高效、安全持續推進采樣、送達、檢測、報告工作。
針對繁峙縣砂河鎮由18個高風險區調整為全鎮高風險區的實際,應急處置指揮部派出采樣小分隊進行上門采樣。
疫情發生后,繁峙縣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排查手段,組織流調隊伍,對所有可能與新冠病毒初篩陽性感染者有過時間、空間交集的人員進行排查。
截至10月30日24時,共排查出密接1102人,均第一時間落實隔離管控措施。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 繁峙縣陽性病例 奧密克戎BF.7變異株 暴發疫情 病毒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