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離不開鍋碗瓢盆,你知道祖先們在石器時代如何烹飪食物嗎?在山東濟南以東35公里的城子崖遺址出土了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陶器。其中陶鼎、陶鬲,是煮飯燒湯的工具。陶鬲有三個袋子形狀的腳,在下面燃火煮飯;陶甗(yǎn )分為上下兩層,上面加蓋子,中間是有孔的箅子,底部盛水,箅子上放食物,蓋子保溫,是利用水蒸氣蒸熟食物的炊具。這些出土的器物,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史前時代的想象。當時已經有了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煮飯用鼎,蒸飯用甗,生活用具種類齊全。中國人傳統的用餐方式,在4000多年前的城子崖就已經出現。
山東人吳金鼎途經濟南歷城龍山鎮時,路過一條大溝,在陽光照耀下,吳金鼎十分詫異地發現,大溝兩壁土層中露出了灰土和部分陶片,一條延續數米的古文化地層帶清晰可見,從黃土臺地上,他找到了年代久遠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碎片。吳金鼎馬上意識到,這個叫作城子崖的地方,或許是一個史前文化遺址。而這一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量出土物接踵而至,成為中國文化生于本土并薪火相傳的實證。
網友稱:古人的智慧真的太厲害了 不佩服都不行 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顛覆了我們對古代飲食的認知
這工藝看起來不輸現在的,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民以食為天啊! ?
關鍵詞: 煮飯用鼎 石器時代如何烹飪食物 城子崖遺址 煮飯燒湯的工具 古代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