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山西遭遇罕見的秋汛?
①大氣環流形勢穩定,在山西形成穩定的東高西低環流形勢。②水蒸氣條件充裕。副熱帶高壓西側的偏南氣流和低層西南急流不斷將南海和孟加拉灣的水蒸氣輸送到山西中南部。③長期維持低層抬升條件。降水回波反復經過山西中部,疊加在山西呂梁山上。太行山復雜的地形增加了偏東氣流的降水,導致山西中部和臨汾北部的極端強降水。
這次災害的報道不少,但并沒有形成河南水災那樣的強大沖擊力。網上很多文章也呼吁更多關注山西災情,幫助抗洪救災。
為什么山西水災顯得信息滯后?
有網友分析,可能與當地媒體對災情報道不足有關,信息沒有傳播,輿論領域沒有熱點。
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人郝楠在之一時間介入災區,收集信息并進行評估,表示:山西水災社會組織介入救援與其他災情發生后沒有區別。但由于交通道路嚴重損壞,電力和通信不暢,災情無法傳播到外界。
據分析,山西省受災人口密度沒有河南水災高,積水也沒有河南深,但受災范圍比河南大,特別是10月份遇到寒流會加重救災工作的難度。
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在2007年全國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當今社會信息傳播非常迅速,新聞媒體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他說,新聞媒體高度關注防汛抗旱工作的熱點、難點和焦點。一方面擴大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影響力,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贏得了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透明度,使其得到更多的監督和評價,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