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到2035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滿意度達到85%左右;到2025年全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應提供長期處方服務......1月2日,記者獲悉,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醫保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到2035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
《實施意見》確定了下一步積極擴充服務供給,擴大服務覆蓋面,推進有效簽約、規范履約,提高激勵和保障政策供給水平,系統、協調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提出了循序漸進的目標任務,2022年底簽約服務達到40%以上,2023年底簽約服務率達到45%以上,2025年簽約服務率達到50%以上,2027年底簽約服務率達到60%以上,到2035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滿意度達到85%左右。
增加服務供給,完善服務內容
《實施意見》提出有序擴大家庭醫生隊伍來源渠道,對家庭醫生隊伍的來源渠道進行了補充說明,明確家庭醫生團隊人員構成,鼓勵各類醫生參與簽約服務,引導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生加入家庭醫生隊伍,并對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簽約服務予以支持。旨在通過吸納廣大衛生健康專業人員的參與,增加簽約服務的供給能力,更好地形成貼近群眾生活的服務平臺。進一步強化家庭醫生培養培訓體系,通過加大全科醫師培訓力度,積極擴充家庭醫生隊伍同時,注重業務培訓,優化家庭醫生的臨床診療服務能力和全科理念、知識、技能培訓體系。
還提出要進一步提升家庭醫生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及慢性病管理能力,并通過依規拓展切實符合群眾需求的服務項目,如康復、醫養結合、安寧療護、智慧診療等服務,進一步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功能。針對長期處方服務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即到2025年全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應提供長期處方服務。從開展上門服務、提供優先轉診以及中醫藥服務等方面對家庭醫生的醫療服務功能進行了詮釋。強調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預約就診和智能分診方面與簽約工作做好功能連接,注重強化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聯系,引導簽約居民逐步形成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的就醫習慣。并通過向簽約居民個人開放電子健康檔案等方式優化基本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
優化服務方式,完善保障機制
《實施意見》提出重點從簽約服務多樣化和居民選擇豐富性的角度出發。提出彈性化的服務協議方案,在此前1年期的服務協議有效期基礎上,可適當靈活調整為2年或3年,維持長期穩定契約關系和減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負擔。在以個人為簽約對象的基礎上,拓展支持以家庭和功能社區為單位進行協議簽訂,以滿足各類人群對簽約形式多樣化的需求,并提升簽約工作管理效率。明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為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和個性化延伸服務。為了確保讓簽約居民更多感受到簽約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綜合性,提出要加強全科和專科醫生的協同協作,通過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之間的綠色轉診通道等方式,為簽約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務。此外,在醫聯體建設的網格化布局基礎上開展組合式簽約,同步開展“互聯網+簽約服務”,滿足居民對線上簽約、轉診和多種形式健康咨詢的功能需求,并利用信息系統數據作為考核評價履約的重要指標。記者 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