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考結果顯示,2022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比2017年增加23.42%,5年年均增長4.3%。這是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的最直觀體現。”在全國人大代表袁方看來,長江江豚“能見度”的提升,是長江大保護的生動縮影。
袁方介紹,為了給包括長江江豚在內的長江“居民”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2019年,馬鞍山市用3個月時間拆解各類漁船5651條,在全國率先實現對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禁漁禁捕。禁漁禁捕以來,長江馬鞍山段的魚類規模、資源密度分別是禁漁前的1.5倍和2倍,長江刀魚種群恢復到禁漁前的4倍。
“去年10月,馬鞍山、南京、鎮江三市人大常委會,聯合作出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這是全國首次對單一物種的流域性區域協同保護立法。”袁方介紹,為了鞏固禁漁禁捕成果,馬鞍山市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海事等多部門協同,建立長江生態法庭和駐長江檢察室,強化非法捕撈、非法運輸、非法銷售全鏈條打擊。
近年來,馬鞍山市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把治漁與治污、治岸統籌起來,一體推進。下大力氣抓治污,扎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化工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尾礦庫污染治理,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下真功夫抓治岸,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推動向山礦區生態修復和綠色轉型發展,長江東岸實現了從“濱江不見江”到“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
“我們將堅決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責任,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實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守護一江碧水東流。”袁方說。(記者 范孝東 朱勝利 夏勝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