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富人們變“窮”了。當然,窮人們變得更窮。這是最新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給人最直觀的感受。背后的邏輯無它,經濟下行錢難賺,股市最先打爆的就是科技股的估值。
然而,對于中國富豪而言,新能源卻風光這邊獨好。
(相關資料圖)
對比中美富豪,趕碳號又有驚人發現:美國的富豪大多來自科創領域,中國的富豪不少都與新能源相關。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對決:科技是對方的籌碼,新能源是我們的王牌。
舊周期中,是房地產造富、互聯網造富,新周期里,新能源富豪們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4月3日,福布斯發布了2023年全球富豪榜,富豪們的財富普遍縮水。最典型的,當屬馬斯克。
自從收購推特以來,特斯拉股價腰斬,馬斯克的個人財富也蒸發了390億美刀。如果不是這樣否則,今年的全球首富就屬于新能源人——馬斯克,而不是來自奢侈品領域——伯納德·阿爾諾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來自法國的全球首富。
在當下趨勢不斷明朗化的這場全球經濟變局中,人們更為關注的,當然是中美富豪的比例和變化。擁有多少有價值、有創造力的企業、企業家,無疑是一個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體現。
福布斯富豪榜統計,全球一共有2,640個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其中美國人有735位,財富總額高達4.5萬億美元。中國(包括大陸、香港、澳門,未統計臺灣)仍然位居第二,有562人,身價2萬億美元,其次是印度,有169人,身價6750億美元。
趕碳號將美國前十大富豪和中國前十大富豪做了個列表,發現美國前十大富豪,中,竟然有八位來自科技與互聯網領域,只有排在第四位的巴菲特(金融與投資)和第六位的布隆伯格(媒體與娛樂)與科技、互聯網關系不大。
而我國的前十大富豪有很大不同,有五位來自互聯網行業,分別是排在第二位的張一鳴、第四位的馬化騰、第六位的黃崢、第七位的丁磊和第八位的馬云。其余五位均在實業或實業投資領域(李嘉誠)。其中,李嘉誠、曾毓群、何享健涉及傳統能源或新能源業務。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不同,在前十之外的11名到20名,我國來自新能源領域或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的富豪占比陡增,竟然有四位,分別是李書福、王傳福、黃世霖和魏建軍。
第11位順豐王衛(212億美元);
第12位吉利控股李書福(190億美元);
第12位正威集團王文銀(并列)(190億美元)
第14位牧原股份秦英林(189億美元)
第15位比亞迪王傳福(187億美元)
第16位海天味業龐康(159億美元)
第17位寧德時代黃世霖(152億美元)
第18位邁瑞醫療徐航(146億美元)
第19位長城汽車魏建軍(145億美元)
第20位新鴻基鄺肖卿(141億美元)
越往后翻,趕碳號發現,來自新能源領域的富豪就越多,而美國的富豪更多是來自傳統行業。
融捷投資呂向陽,124億美元,第24位;
寶豐能源黨彥寶,122億美元,第25位;
通威集團劉漢元,114億美元,第27位; 東方希望劉永行,99億美元,第32位; 晶澳科技靳保芳,96億美元,第35位; 合盛硅業羅立國,96億美元,并列第35位; 天華超凈裴振華(寧德重要股東),88億美元,第40位。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造富靠科創,中國造富靠新能源。決定人類未來命運走向的,無非就這三個大方向:AI與半導體、生命健康以及新能源。誰能掌握這三大領域科技革命的主動權,誰基本就掌握了未來。
原文標題 : 2023福布斯富豪榜傳遞出重要信號,中國新能源富豪為何能夠逆勢崛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