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扎實落實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的部署要求,團阜陽市潁泉區委以實現團的“六化”為基本目標,把團干部隊伍建設作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團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進一步鑄造素質過硬團干部隊伍,精準選育管用“領頭雁”。
立足寬渠道選才,在選優配強上下功夫
從嚴選拔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的優秀青年人才進入團的骨干隊伍。
一是樹立“風向標”。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一強四高”標準,改革以來從青年致富帶頭人、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及各條戰線先進模范代表中選出340余人充實到各級團組織中。二是織密“體系網”。強化黨建帶團建,用好用足群團組織掛兼職干部政策,從基層一線、金融系統等充實3名掛兼職書記到團區委機關,選調3名基層團隊組織干部到團區委跟班學習,有力擴大了團的工作覆蓋。三是打出“組合拳”。堅持按照不同層次,結合各地實際,區分重點、分門別類進行科學有效選配。全區35歲以下村(社區)“兩委”成員兼任書記占比91.94%;9個鎮(街道園區)團(工)委中,6個鎮(街道)團(工)委書記由黨政班子成員擔任。
立足長跑道育才,在教育培訓上出實招
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業務能力培訓為抓手,不斷強化共青團干部的政治素養和能力水平。一是筑牢思想政治引領“主陣地”。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組建由全區基層團、隊干部為主的“青年宣講團”“紅領巾巡講員”,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深入機關、學校等基層一線開展多樣化宣講,累計宣講16場,覆蓋500余人;基層團干部開展熱議和討論30余場。二是找準素質能力提升“增長極”。通過座談交流、舉辦培訓班、調研指導等方式,不斷提高基層團干部、少先隊輔導員的業務能力,舉辦區鎮村三級新任職基層團干部培訓、青馬工程農村班、優秀青年志愿者等培訓班,累計培訓業務骨干近200人。三是打造定向指導“助推器”。為強化工作指導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增強各基層團組織履職能力,夯實基層基礎,建立了《區級團干部聯系點制度》,分片指導全區社會和學校領域團組織建設,做到“面對面”指導、“點對點”服務。
立足高頻道管才,在嚴管厚愛上見真章
發揮正向激勵作用,激發青年干部擔當作為,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一是緊握考核評議“指揮棒”。定期召開基層團建工作務虛會、述職評議會等,年度工作評價采取“上級團組織考核+現場述職+民主測評”的“三位一體”考評體系,并將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和經費保障相掛鉤,反向激勵基層團干部主動擔當作為,不斷提升基層團建工作的內生動力。二是夯實全面從嚴治團“硬堡壘”。著力培養團干部嚴實作風,深化全面從嚴治團向縱深發展,印發《潁泉區共青團干部全流程目標管理評估細則(試行)》,分層分類定工作職責、定工作目標、定獎懲辦法,實施全流程目標管理;聯合區委組織部印發《潁泉區掛兼職團干部管理辦法》,加強掛兼職團干部的教育管理。三是貫通干部成長成才“強保障”。不斷營造干事創業良好風尚,探索崗位激勵、薪酬激勵、發展激勵等多種激勵機制,增強工作實績約束。改革以來,累計推薦1名基層團干部獲評國家級“優秀共青團干部”,1名少先隊輔導員獲評省級“優秀少先隊輔導員”,9名團干部被評為市級“優秀共青團干部”。
立足多賽道用才,在履職盡責上求實效
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持續構筑團干部建功“大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實踐淬煉干部,展現新時代團干部的良好風貌。一是在鄉村振興中沖在前。制定印發《關于在全區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中廣泛開展“青春助力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踐活動的通知》,印發倡議書、召集令,有力推動了團員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二是在文明創建里亮身影。積極組織動員全區團隊組織和青年志愿者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工作,今年以來,600余名基層團干部、團員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堅守一線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和文明創建宣講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營造了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三是在創新創業上展才干。舉辦2022年潁泉區“接您回家”之“新青年看新潁泉”系列活動,推動區青創會換屆,持續優化組織動員能力,深化潁泉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青春商學院”等活動,發掘創業典型,培育創業項目7個,培育鄉村青年帶頭人4名。
關鍵詞: